发布时间:2024-11-16 19:48:06 来源: sp20241116
羊城晚报记者 马思泳 李春炜 符畅 冷霜 卢佳圳
四月八,龙船透底挖。继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举办龙船景、南沙举行“起龙”迎端午活动后,5月15日,农历四月初八当天,荔湾、天河、黄埔等村落举行“起龙”仪式,将沉睡一年的龙船从泥潭挖出,为端午龙船景做准备。广州水脉遍布,水系发达,各区各村的“起龙”仪式延续自身特色,各有亮点,而扒龙船始终是村落之间友好交往的重要方式。
海珠端午将上演龙船漂移
5月6日,石溪村民开启传统的“起龙”仪式,村民深埋于丫髻沙河之下的“藏龙”被挖起。“起龙”后,村民还需要对龙舟进行翻新、检修、保养等,再涂上桐油,安装龙头龙尾、鼓架、锣架、旗帜等。海珠旧时被称为“河南”,“河南石溪”曾因为龙舟手技艺精湛而威名远扬,时至今日,石溪村仍保留传统龙舟“起龙”“采青”“探亲”仪式。
13日,海珠区小洲村中西约间的河涌里,村民们捞清淤泥后将“瀛洲飞龙”挖出。据悉,“瀛洲飞龙”的龙头、龙尾供奉于西溪简公祠,已逾40年的龙头依旧光彩夺目。在船体被清洗干净、翻新检查完毕后,龙头才可安装在龙船上。
12日,2024海珠湿地龙船景暨第十届广佛龙舟联赛(海珠湿地站)在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开赛,今年的海珠湿地龙船景系列活动将融合竞技性和观赏性。接下来,端午节假期(6月8日至10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开展“海纳百川·珠水争流——2024第六届海珠湿地龙船景”系列活动,其中,6月8日将有龙舟漂移表演。
荔湾400多岁“老龙”起水
15日,荔湾泮塘村首二三约、四约在荔湾湖公园内举行“起龙”仪式。一系列仪式后,村民来到荔湾湖公园玉翠湖“龙船窦”,这里埋着泮塘村多条龙船,其中就有泮塘首二三约400多年历史的仁威“老龙”一号船。
“起龙”仪式由村内有威望的老人主持,今年均已70多岁的黎锡强、梁绵励负责为下水“起龙”的男丁们泼洒经柚子叶和黄皮叶浸泡过的水,寓意大吉大利,祈愿整个“起龙”仪式顺利举行。男丁们逐一下水,齐心协力将“老龙”从泥潭挖出,然后掏船舱泥沙、舀船底泥浆,经过一番清洗后,将龙船牌插放在船头和船尾。
据悉,仁威“老龙”始造于明朝嘉靖年间,广佛两地之间还流传着“老龙结契”的佳话,端午节当天,佛山盐步500多岁“老龙”会到泮塘探望“契仔”,将传统延续至今。
今年是泮塘首二三约女子龙舟队成立十周年,女子龙舟队队长兼鼓手蔡少玲说,十年间,女子龙舟队不断壮大,鼓手、掌舵手均已配齐,“记得成立初期,大家怕晒,现在,村中女士们都踊跃下船了!”
此外,泮塘五约“起龙”将安排在5月18日进行,届时将起出传统龙3条,另外还有2条12人的玻璃钢龙船。
天河黄埔“老表”情谊延续
在天河CBD,猎德村12条龙舟齐起水,包括红龙、花龙、五色龙,以及一条历史悠久的“冠军”金龙。
猎德龙舟历史源远流长,扒龙舟由起龙、画花、采青、招景、趁景、赛龙、吃龙船饭、吃龙船饼、藏龙、谢龙等系列内容组成。“通过一年一度的龙舟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探亲访友、联络感情,还可以让下一代参与其中,感受龙舟文化,体会龙舟精神,将我们的传统民俗不断传承下去。”猎德村民李伟时表示,到了扒龙舟的时候,大家整齐划一、齐心协力,这种奋勇向前的竞技状态也展现出猎德人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
再看天河石牌村,上百位“桡手”(“桡”即船桨)齐聚黄埔“老表”双岗村龙船坊,一同唤醒“潜龙”。当天“出水”的这8条龙舟分别来自石牌东约、南约、西境、大北约、中约、中约龙胜、朝阳、新溪。由于石牌村内没有合适的河涌放置龙船,于是每年都在双岗村内“起龙”和“藏龙”。
当天,8条龙船在众人合力之下陆续“出水”。“出水”后,桡手们用抹布仔细擦拭船身,再将船送到船厂进行检修、调校,涂抹猪油。
有趣的是,存放龙船的河涌中有不少鸭、鹅,一些村民还在现场捞到鲤鱼,“鱼跃龙门”的美好寓意不言而喻。
南沙“唤醒”沉睡的老龙舟
13日上午,在南沙区南沙街道蕉门河,村民们启动传统“起龙”仪式,经过约三小时的努力,“起龙”队伍成功起出1艘在水底“沉睡”了约12年的龙舟。
当天的“起龙”仪式包括祈福、挖龙舟、清洗龙舟等多个环节。进行一系列传统仪式后,参与“起龙”的村民跳进蕉门河,游向蕉门河一角藏龙舟的位置,半晌工夫,一条约30米长的龙舟两端渐渐露出水面。
随后,村民们合力将藏在水中的龙舟挖起,并对龙舟进行了“梳妆打扮”,这条龙舟也逐渐恢复了往日雄风。据悉,当天挖出的这条龙舟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卢戈全制作。制作所使用的木材之间不使用任何黏合物质,靠手工凿出各种规格的咬口,再仔细地磨平,而且,不论是长龙还是短龙,侧立偏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因此,时隔多年后挖出来的这条龙舟仍完好无损。
据了解,广州南沙龙舟赛已有37年历史,拥有悠久历史的村落,都会打造属于自己的龙舟,每年农历四月,村民们选好吉日“起龙”,为一年一度的龙舟盛事做好准备。 【编辑:邵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