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逛多彩庙会 品江南文化

发布时间:2024-06-04 21:15:25 来源: sp20240604

原标题:逛多彩庙会 品江南文化

   5月21日下午,江苏省苏州市石路地铁站内人流如织,脚步匆匆。“这是要干啥去?”记者问。“‘轧神仙’去!”一位苏州阿婆笑着回答。

   当天,作为第六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活动之一的“轧神仙”开“轧”仪式启动,拉开了民俗巡游活动序幕。“轧神仙”庙会是一项在吴地延续了800多年的民俗活动,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在苏州话中,“轧”就是挤的意思。民间相传,吕洞宾会在四月十四这天化为乞丐、小贩,混迹苏州阊门福济观中救度众生。于是,人们便会在庙会集市上“轧”来“轧”去,希望能健康吉祥。

   据悉,2024年“轧神仙”民俗巡游共涉及22支巡游队,参与人数近400人,相较往年更显声势浩大、内涵丰富。“‘轧神仙’就是一座会移动的非遗博物馆啊!来苏州不仅是看古典园林、小桥流水,更是希望能够参加民俗活动、体验非遗项目,这是旅行的意外之喜。”游客彭美鑫感慨。

   作为吴文化的发源地、江南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之一,苏州自2021年起全面实施“江南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社会取得了良好反响。去年12月,苏州发布文化强市“811”计划,围绕“江南文化”传承创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城市人文品质提升等八大行动,部署100项重点任务和100项重点工程,打造江南文化的集中承载地。

   江南文化在庙会、市集上得到集中展现。5月18日,在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泰伯庙门口白墙上的“妙啊市集”四个红字十分醒目。走进古色古香的泰伯庙,映入眼帘的是30余个非遗项目摊位。苏绣、核雕、苏灯、太湖窑……在这些摊位,既能购买文创产品,又能与桃花坞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兰蓉、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文等资深非遗从业者“面对面”交流。相较于“卖产品”,这场市集更像是一场艺术家与市民游客的非遗交流会,以及非遗项目活化利用的最新成果展示会。

   “在泰伯庙举办市集,就是希望久居当地的居民和远道而来的游客都能深入体验吴文化的独有魅力,同时搭建一个认知、体验和传承吴文化的平台。”“妙啊市集”负责人、苏州市文艺之家主任姚永强告诉记者,提升泰伯庙吴文化体验被列入“811”计划中的百项重点任务,以此为契机,市集推出了苏灯制作、年画印刷等6堂公益体验课程,名额一经放出就“秒空”。

   浏河古镇庙会、吴中东岳庙会、阳澄湖圣堂庙会……仅仅五月这一个月,苏州就有大大小小超过7场庙会陆续举行,几十项非遗项目“扎堆”亮相。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苏州将着力打造多个吴文化展示窗口和非遗项目集中体验区,通过举办非遗庙会、文化市集、民俗巡游等活动,为市民游客提供体验江南文化的新场景。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姬尊雨)

(责编:温璐、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