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0:15:54 来源: sp20241102
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新兴社区“童伴妈妈”辅导孩子们绘画。新华社发
浙江省湖州市东林二小开展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主题教育活动。新华社发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学生在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心理剧场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新华社发
访谈嘉宾
西北师范大学校长、教授 王占仁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俞国良
琼台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吕治国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教授 罗良
新学期伊始,山东济南市的中小学生观看了5部由学生主演的校园心理剧,迎来了特别的“开学心理第一课”。各地大中小学校也纷纷推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完成假期向开学的过渡,以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近年来,各级学校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愈发重视。但是,如何让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停留在个别的活动层面,而是真正融入学校教学管理全过程,仍需更多探索和实践。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各类人才的必备要素。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通过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强调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这为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德智体美劳五育,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分别有什么作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什么要提倡五育并举?各方如何协同配合来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记者专访了相关专家。
五育并举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记者:为什么要提倡五育并举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王占仁:就我的工作经验来看,现阶段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多为学业问题、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和家庭成长环境等,这些因素阻碍了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传统以成绩为评价标准的教育理念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需求,要想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从多维度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五育涵盖了道德、智力、体育、艺术和劳动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使其在多方面得到发展,有助于提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只有依靠五育紧密结合、相互作用,才能各尽所长,协调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劣势,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也契合了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因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五育缺一不可。
吕治国: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蕴含在五育之中的内在要求。五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每一个“育”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功能上是独立的,且各有侧重,彼此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只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则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无法发挥出其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比如,过度强调智育,很容易给学生的成长发展带来压力,又因缺乏其他渠道纾解,久而久之容易造成心理问题,不仅没能发挥出智育对促进心理健康的支持作用,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只有五育并举,才能将促进心理健康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在各有侧重中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指向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协同效应、互补效应和累加效应,实现“1+1>2”的整体育人功能。
记者:德智体美劳这五育分别是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
吕治国:德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生态文明教育等德育工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育健全的人格,在心理层面,德育成果将转化为学生的心理素养和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智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撑。通过智育,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育记忆、思维、创造、想象等能力,这个过程本身就属于心理活动范畴。良好的智育能够促进个体心理活动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开发个体的心理潜能,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为个体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品质支持。
体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动力。学校体育是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体育中包含了顽强拼搏、团队合作、崇尚荣誉等特质,这些都有益于学生积极心态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此外,有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能够促进身体内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促进身体代谢和身体机能调整,使人产生愉悦的心情,进而缓解心理压力,消除负面情绪,增强心理稳定性。
美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养料。美育是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美的艺术形式的教育,引导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进而能够创造美,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激发人的积极的审美情绪,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陶冶人的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劳动教育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劳动教育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它是学生社会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磨炼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手脑结合、身心和谐发展。
寻求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记者: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在通过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积累了哪些好的经验做法?还存在哪些短板?
俞国良:推进和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已积累了不少好经验。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种助人活动,根据学生的需要,学校全力以赴提供帮助。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种辅导活动,明确该项工作的专业性并强调“医教结合”。三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种育人活动,强调其全面性和发展性的特性。在这种理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实际情况看,目前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仍不理想,且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挑战,今后学校还需要继续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创新举措。
王占仁:目前来看,很多学校开设了多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课程,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培训,使他们具备指导和支持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本能力。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的融合不深,学校内部的协同机制效率比较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投入有限,部分教师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等等,制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未来,还需要不断提升五育教育,科学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记者:如何切实在五育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
俞国良:如何全面确立心理健康教育在五育并举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价值,积极应对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寻求高质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德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把“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设计和开展。应以学生的身心特征为起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随年龄增长呈现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要把德育涉及的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相互交叉融合,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智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重视智力,在发展学生智力时,应侧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并基于学生现有的心智水平,通过观察、注意和想象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二是培养创造力。心理健康水平愈高,其创造力也愈高;同时,创造力愈充分发展,愈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三是注重非智力因素。关注学生兴趣、爱好、习惯、动机、人格特质等,并优化其情绪智力,从而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智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努力方向。
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在体育教育中强调帮助学生提升“身体自尊”。让学生通过“身体自尊”的获得感提升自我概念,从而使其学会善用身体的潜质。第二,强化学生的情绪调适能力。教育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宣泄、释放、对抗消极情绪,学会有效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状态。第三,铸就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培养愈挫愈勇的顽强拼搏精神和直面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第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自制力、公平竞争与创新意识,以及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美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关键在于重视学生的审美心理过程。因为学生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往往会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进行欣赏和体验,即移情或外射。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审美活动,诱发学生积极的审美情绪,以及愉悦的情绪体验,并不断熏陶、启迪学生的心智和心灵,从而维持心理的健康与和谐。
劳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第一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愿望,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进而表现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心理与行为倾向。第二是培养劳动技能,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强化,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艰苦劳动中,培养坚强的毅力,从而获得受益终身的心理资本、精神财富。
多方协同联动,共同关心关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
记者: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应该如何协同联动,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罗良:一是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专业能力。多项研究发现,有些教师存在只关注学科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缺乏了解,不会在课堂和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对此,学校应加强培养,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专业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二是增强学校管理人员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顶层设计能力与统筹实施能力。学校或区域要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需要,对在五育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进行顶层设计,同时有效发挥每一种育人活动的作用,形成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效果。三是深化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应用研究。当下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大多是单纯就学生心理健康某一方面或者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开展研究。目前,针对五育实践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应用研究非常缺乏,也因此导致当前研究提出的很多具体策略和方法大多基于经验,缺少科学证据、有效性评估,导致其推广性和可重复性不佳。未来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相关研究。
王占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一方面,要在国家层面出台专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指导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平台,打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相融合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积极调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群团组织、新闻媒体等社会资源,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全社会、全员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接受科学的、常规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借助家风家教建设,发挥家庭对学生的情感支持、行为养成、道德培养、心态塑造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吕治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整合资源、促进多方联动,构建起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多元主体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整体发力的工作机制。
一是政府抓总。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立足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支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医教协同。卫健部门要加强同教育部门、学校的协同,推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定点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期监测、识别、危机干预、转介等工作,形成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联动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三是法教联动。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要加强综合司法保护,加大力度推动集未成年人询问、法律援助、心理疏导、救助保护于一体的司法防护建设,重点解决未成年人容易出现的创伤应激反应、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避免造成“次生伤害”。四是家校牵手。学校应针对重点学生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适时开展心理疏导,搭建学校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连心桥”。学校也要积极落实“双减”要求,减轻家长教育焦虑,并通过推进科普宣传,提高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推动学校、家庭、社区和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心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记者 唐芊尔 通讯员 王夏雯)
(责编:李依环、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