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09:11:46 来源: sp20241105
今年以来,一些群众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发生在身边的安全隐患。面对群众对安全的关切,当地相关部门尽管作出一些回应、采取一点措施,但并未真正解决问题。3月底,人民网对7件未能解决彻底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报道,一个月后回访发现,7个问题有3个已经悄然整改到位,另外4个仍然“蹉跎”。
安全历来无小事。如何对待安全隐患?如何回应群众的安全关切?考验着一个地方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智慧。面对已经存在的安全问题,是给出“知道了”的简单回复,还是切实拿出治理举措,抑或是在推出治理措施后还能监督执行、一抓到底?不同的选择,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也体现着地方治理的效能。说到底,只有把安全问题放在心上、摆在前面,治出成效,才能真正护佑群众安康。
在安全生产上,不仅需要真作为、真见效,而且要谨防不作为、假作为。从实践中看,一些地方在面对安全隐患问题时,似乎陷入了这样的“怪圈”:群众反映问题,作出必要回复,给出相关承诺,举措虚而不实,问题难以根治。这意味着,虽然对群众的诉求回应得挺及时,但不解决问题也是徒劳。现实中,我们需要警惕的恰恰是以回复替代办理、以办理替代效果的形式主义。倘若口头答复、纸面回复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没有政策执行、没有效果评估,那么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麻烦、大麻烦就可能演化为大灾难。
安全重于泰山,责任重于泰山,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一时一刻都不能松懈。一些安全事故的案例警示人们,想在源头上遏制事故发生,必须时刻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排查隐患,狠抓工作落实,不放松任何细节,不带有侥幸心理。只有把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行动贯穿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各种举措落实落细落小落到位,才能确保做到从根本上消除隐患、解决问题。
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安全管理是必须承担好的责任重担。扛起这一担子,既要想方设法消除安全隐患于未萌之时,又要针对具体问题打好攻坚战,拿出严、实、细的举措,集中精力、不打折扣地抓整治,确保解决问题见实效。同时,对于治理举措和治理行动,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自觉,经常性的“回头看”,保证一些举措真正落地,在严格监督、不走过场中坚决杜绝执行落实的“宽松软虚”。
也应看到,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进、根本解决,意味着为民办实事办得不到位。啥是为民办实事?那就是把群众的小事当自己的大事、把群众的关切当自己的关切,真真正正办到群众心坎上,而不是轻描淡写、敷衍潦草地糊弄而过。这既警示也启示有关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在“为民”,关键是“实”字,容不下半点形式主义、变通走样。
(责编:尹深、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