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7 17:28:53 来源: sp20241107
中新社 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首次超过美国后,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变,中国制造一路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从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开启“C919时代”,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商业运营,嫦娥六号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到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投入使用......大国重器举世瞩目,彰显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经过75年发展,中国工业总量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2023年的39.9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0.5%。
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领跑全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为3011万辆,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手机、微型计算机、彩色电视机、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产量分别为15.7亿台、3.3亿台、1.9亿台、43.0万套,均位居全球首位。
中国制造正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中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水下机器人、无人机等技术以及磁共振、超声影像等高端医学影像装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正成为世界“造船厂”。
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出口商品中80%以上是初级产品。2023年,机电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达58.5%,该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制造一路升级,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提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力;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大力布局人形机器人、6G、原子级制造等新领域新赛道。
中国制造不断夯实基础,已成为全球唯一制造业全产业链国家,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稀土、光伏、新能源汽车、5G等已成为优势产业链。
中国制造技术创新蓄势赋能。中国布局建设了3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60多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赋能。中国制造关键技术领域多点突破,推动制造业重大改造和设备更新升级,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2023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定中国为全球最大国际专利申请国,在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中国专利拥有量占全球总量的14%。
中国制造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快速推进。中国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153座灯塔工厂,其中有62座在中国,占比超过40%。
中国在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产品研发周期缩短约30%,生产效率同步提升近30%。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家,全面覆盖机械、钢铁、电子等41个工业大类。
中国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化,利用全世界一切可利用的优质资源,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越自信越开放。中国已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彰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中国与世界将互相成就。
中国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中国工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仍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突出短板。未来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