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建良田 科技赋能助管护

发布时间:2024-11-14 08:42:26 来源: sp20241114

  5月13日,在四川省通江县铁佛镇河西村“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千亩高产展示片,数台收割机在金色的麦浪中来回穿梭,切割、剥壳、脱粒,颗颗麦粒尽收机舱。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当地农民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夏收时节。

  “以前我们这里基本上都是鸡窝田、巴掌地,种粮、收粮得爬坡下坎,全靠肩挑背扛,累得很!”河西村村民郭吉金看着眼前机械化的收割场景感慨道,“去年建设高标准农田后,小田变大田,渠、沟、路整好了,机械化耕作,轻松多了。”河西村12社村民杜平说:“过去拖拉机压根进不来,犁地靠牛,一天才能犁一亩,还很辛苦,现在一台拖拉机一天可以耕50多亩地。”

  作为产粮和产油大县,通江县地处四川盆周山区,三山夹两谷,山地土层浅薄、贫瘠,田块面积小、坡度变化大,农机很难施展身手。

  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通江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破解山地之困,让山区农业强起来。”通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怀舜介绍,通江县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既注重面上的统筹规划、一体推进,又强调区域的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在南部低山区,我们实施短变长、小变大、陡变缓、互联互通田型改造,实现集中连片、全程大中型机械作业,将劳动力成本下降80%以上;在中部山地区则能改则改、应改尽改,着力实现全程中小型机械可耕作;在北部高山区,重点破解小微农机下田、水源建设、引水入田等基础难题,实现一人一机便捷耕作。”赵怀舜说。

  河西村地处通江县南部低山区,规划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3200亩,梯次推进3座中小型灌区水库整治、26口山坪塘维修、15处提灌站建设,实现能灌能排、旱涝保收、宜机作业,吸引了嘉祐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前来投资建设粮油产业园。“耕、种、收全程可以实现机械化,我们示范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400元以上。”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张牧说。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好,还要用好、管好。”在通江县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中心负责人李江正通过智慧数字平台,实时监测高标准农田的农事生产、作物生长情况。

  “你看,点击广纳镇构花坪村,不仅可以看到实时监测画面,还能显示该区域的虫情、苗情、墒情、水情,并及时提出预警。”李江介绍,园区和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动建设田间专家院士工作站,科技护航高标准农田运营管护,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通过与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合力攻关种子研发和水利数字化孪生技术,园区作物实现了高产高效,去年构花坪村高标准农田水稻亩产达到1100斤,比全县平均亩产高15%左右,高标准农田成了高产田。”赵怀舜说。

  截至目前,通江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49.69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以上,有效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举措。通江县将继续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通江县委副书记刘小龙表示,接下来将依托“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两块金字招牌,让高标准农田多产粮、产好粮,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农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7日 1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