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20:38:04 来源: sp20241118
地质条件复杂、江河水网密布、桥隧比高达百分之九十三……
建设湾区“大号地铁”攻克了这些难题
5月26日,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这两条线路与已运营的莞惠、佛肇城际串联贯通,共同构筑起一条长258公里,连接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5座城市,最高时速达200公里的“大号地铁”。
建设这条“大号地铁”有哪些技术难题?建设者又是如何克服这些难题的?科技日报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啃下水下铁路盾构隧道技术“硬骨头”
“广佛南环、佛莞城际的建设过程困难重重。线路与既有线路接口多,且穿越广州、佛山、东莞三市和广州南、佛山西、东莞西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单位珠三角城际轨道公司第一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赵汝德介绍,沿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江河水网密布、周边环境异常敏感,桥隧比高达93%。因此,项目建设安全风险高、制约因素多、修建难度极大。
据介绍,佛莞城际狮子洋隧道开工建设时,是当时世界上直径最大的水下铁路盾构隧道。施工时,施工方采用直径13.61米的盾构机,盾构施工埋深大、水压大,最深处达78米。在建设过程中,隧道穿越地层软硬差别极大,穿越基岩段的长度占4900米总掘进长度的70%,并穿越3处破碎带及2处断层。
赵汝德告诉记者,该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结构设计、盾构选型、施工管理等一系列难题,建设单位通过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克服了管片上浮、泥浆管路磨损过度、刀具消耗大等技术障碍,攻克了直径最大的水下铁路盾构隧道技术难题。
困难不止这些。在建设广佛南环城际铁路东平水道特大桥时,需跨东平水道,施工难度大。为确保施工安全,建设单位经统筹研究后提出墩—梁分离的铁路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结构体系。
赵汝德说,这一体系首次应用于时速200公里的无砟轨道城际铁路,创新性采用了“粘滞阻尼器+带泄压阀的速度锁定装置+双曲面支座”的减隔震设计,并通过精细化施工、严控质量关,让桥梁合龙精度达到毫米级。
该工程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得2022年度中国铁道学会铁道科技奖三等奖。
建成国内最大一岛两侧城际地下站
26日12时08分,C7999列车从广州番禺站缓缓驶出,开向惠州市小金口站。
番禺站为两线交汇点,主体长1194米,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相当于11座标准地铁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岛两侧城际地下站。
赵汝德向记者介绍,车站工程邻近广州南站,3处河涌、管线众多,建设单位统筹组织,制定了城区复杂敏感周边环境下多线立体交叉异型深基坑支护方案,保证了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
该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土石方开挖量达到约175万立方米,是标准的特大型超长超宽明挖基坑,建设条件极其复杂,安全风险极高。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佛南环总设计师韩振江介绍,该公司与高校、企业联合科研攻关,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结合现场实际边界条件和工程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多维度多工况耦合分析,成功攻克了超大异形基坑结构支护技术难点。
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通讯员 陈子昕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