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点丨在这里看见乡村未来——余村又一年

发布时间:2024-11-01 00:45:24 来源: sp20241101

  余岭脚下,余村河畔,绿水青山孕育着安吉余村新气象。

  一年前,全国首个生态日前夕,我们在余村蹲点采访,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伟大力量,写作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余村十八年》。

  今年全国生态日前夕,我们再访余村。出发前曾想,仅隔一年,能有多大变化?但驻村一周,所见所闻出乎预料。新的产业、新的余村人、新的发展格局……映入眼帘的变化更加深入地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威力,透露着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这个浙北小山村进一步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放射光芒。

  2024年6月24日,骤雨初歇,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飘逸的云朵在竹海上升腾,民居与青山层叠相拥,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拍友 潘学康 摄

  2024年6月24日,骤雨初歇,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飘逸的云朵在竹海上升腾,民居与青山层叠相拥,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拍友 潘学康 摄

  优美环境中优质新经济在成长

  怎样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全国乡村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年来,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余村的产业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坚持发展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基础上,转向新农业、新文旅、新经济协同发展。

  暂别忙碌、休闲小憩,余村成为更多人的旅游目的地,“我在余村很想你”在“朋友圈”中传播得越来越远。去年,余村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全年旅游收入超过5580万元,以乡村旅游业作为发展主线,成效颇为显著。

  但一枝独秀的乡村旅游,也为当地带来两个新问题——

  一问关乎存量。村民们把心思都放在文旅上,农林产业效益降低,关心后山毛竹林的人少了,缺少维护。

  一问关乎增量。村庄承载能力有限,文旅业总有天花板,一旦进入平台期,收入增长陷入瓶颈,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支柱产业,要大力发展,但大家都把眼睛盯着这一块,后山毛竹林没人照管,现在已经退化了。”夏夜,余村村委会议室里,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抛了出来。

  “最近游客越来越多,接待压力大,要不等淡季再说?”会上的声音很快引发争论。

  汪玉成听到这话,有点急了:“竹林是我们的家底,也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咱们村旅游业好,还不是因为绿水青山?做事不能忘本。”

  一句不能忘本,让大家不觉心中一动,会议上的声音开始变得一致了。此后,余村退化竹林修复工作得到顺利推进。大家对绿水青山的保护也更加主动有为。

  由村集体牵头,后山的毛竹林被换种成附加值更高的品种,村里维护砍下的竹子可以送去竹制品加工换取更高收益。根据专业测算,毛竹林每年能为村民带来人均700多元的碳汇收入。

  存量得到保护,增量也在蓄势。余村优美的环境中,优质的新经济正在生长。

  去年,天荒坪镇整合利用闲置资源,打造出青年专属的创业空间“青年理想集结地”(下称“青来集”)。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青来集”的大开间办公室里,50多名年轻人盯着大小屏幕忙碌着。对这些“90后”“00后”而言,在与大自然亲近的乡野间工作,让他们更放松、更投入。

  这里是云梯科技,一家拥有教育出版全产业链技术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底,云梯科技将总部从杭州迁到余村。

  从一线城市到田野乡村,企业创始人周伟用“机缘巧合,双向奔赴”形容这次选择。

  去年6月,云梯科技着手规模拓展,选址成了令人纠结的问题:一边是项目开发带来的资金吃紧,一边是公司所在地块租金高企。周伟陷入两难。

  在安吉县天荒坪镇,镇党委委员吴胜国境遇相似:“青来集”不少办公空间闲置,但当地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总是有限。

  一次偶然,吴胜国见到了周伟。听完项目介绍,吴胜国眼前一亮,马上邀请他到余村看看。

  奇妙的化学反应由此产生。周伟创业前是教辅材料作者,喜欢优美安静的办公环境,这恰是余村的比较优势。最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一个山村里竟然有如此齐全的配套:5G网络覆盖完备,交通便利,超市、餐饮、咖啡馆、酒馆等一应俱全。

  “就是不知道租金怎么样。”来了一趟,余村就被周伟“种草”,但他心里也清楚,对企业发展而言,“性价比”很重要。

  “我们的租金成本相较大城市本来就有优势,有融资需求还能争取县里资金支持。”吴胜国饱含诚意的“广告”马上打消了周伟的疑虑。他口中的“资金”来自“余村基金”,由安吉县属国企——两山国控集团牵头组建,为落户余村的项目提供配套资金支持。

  问题迎刃而解,不久,云梯科技直接将总部迁至“青来集”,扎根余村,并获得“余村基金”领投的融资。

  “政企携手,依托引导基金招引项目,已经成为我们促发展的好路子。前不久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我们的信心更足了。”吴胜国说。

  余村的新经济发展之路还在延续。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汪玉成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了精神。从北京回来后,他马上跟镇、村里的干部们交流传达:“乡村振兴也要寻找新动力。既有乡村优势和气质,又有新经济内核的产业,应该成为余村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方向。”

  截至目前,除了云梯科技,“快闪”行业领头企业“邻汇吧”、共享电单车品牌“小象出行”等一众新经济企业也落户余村。仅“青来集”落户的新经济企业年预估产值便达到5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下,余村形成的以乡村旅游业为基础,新农业、新文旅、新经济“三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新形态,正是这一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目标最生动的注脚。

  2024年4月21日,安吉余村hunter越野赛精彩进行,此次比赛设有21.8公里南屿猎人组、10公里探野余村组、5.5公里余村少年组等三个组别,吸引了400多名跑步爱好者同场竞技。赛道穿越竹林、山地、茶园、水库等地貌,选手们饱览安吉绿水青山美丽风光,畅享运动健身的快乐。拍友 邹黎 摄

  2024年4月21日,安吉余村Hunter越野赛精彩进行,此次比赛设有21.8公里南屿猎人组、10公里探野余村组、5.5公里余村少年组等三个组别,吸引了400多名跑步爱好者同场竞技。赛道穿越竹林、山地、茶园、水库等地貌,选手们饱览安吉绿水青山美丽风光,畅享运动健身的快乐。拍友 邹黎 摄

  年轻人成为绿色乡村的新风景

  时隔一年,我们在余村看到更多的年轻人。他们衣着鲜艳、朝气蓬勃、敢想敢干,让象征热情与活力的“多巴胺配色”成为村头巷尾的新风景,为余村营造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一米九的个子、宽厚健壮的身形,“体育生”是陈镇宇给人的第一印象。两年前,余村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招揽全球青年人才参与余村建设,这个安吉小伙子抱着家乡情怀投身其中,在村里开办了乡音酒馆。

  今年,我们与陈镇宇再次相遇,“体育生”身上的“文艺范儿”一如去年,但他的身份已经从“酒馆老板”转换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余村建设者”。

  去年9月,杭州亚运会热潮涌来。“能不能把年轻人喜欢的潮玩运动带到村里?”陈镇宇琢磨着:余村不仅有优美环境,山体资源还特别适合户外运动,“迎亚运”正是扩大余村绿水青山知名度的契机。

  得到镇里的支持,陈镇宇忙得起劲,对外联络运动品牌、对内联合户外业态,“大余村潮玩运动嘉年华”如期开办。

  这是个下着小雨的闷热天,余村大草坪上错落排布着展商的摊位,10多项互动体验项目穿插其间,传达着沉浸山野的生活理念。不过,也许是天公不作美,活动参与度并不如预期。

  出师不利给陈镇宇带来不小的打击。“把城市的好玩和乡村的好看结合起来,到底哪里不对?”“在社交平台上发发力,活动结束了传播力也可以提升。”和团队复盘总结后,他还想再试一试。

  线下乏力的户外活动,意外在线上成功发酵。通过社交平台,更多品牌方和年轻爱好者看到了余村。大半年里,陈镇宇接到很多合作电话,其中不乏一线品牌方。今年举行的两场越野赛,参与规模都达到上千人。

  杭州亚运会开幕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来到义乌市李祖村,在村里的“共富市集”,总书记见到了一张张青春的面孔。他们的共同身份是“农创客”,创业项目从创意咖啡、盆景农场,到木艺陶艺、手工竹编,琳琅满目、花样迭出。总书记说,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同为返乡青年,陈镇宇看到相关报道很是振奋:“总书记在李祖村的讲话,给全国各地返乡创业的年轻人都鼓了劲,我们要坚持走下去,为乡村振兴助力。”

  一年来,以陈镇宇为代表的首批余村全球合伙人,通过业态营造、活动开展为余村营造了青年宜居宜业的环境。“在村里,原来真的有事可做。”“选择乡村,入股不亏。”乡音酒馆里,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探讨在余村发展的可能性。

  就在我们停留余村的这些天,有一批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的学生同时到访。这项跨越南北中外的合作,也缘起于乡音酒馆。

  一个冬日,北外国际商学院青年教师沈凌越来到余村,踏进酒馆。“我们希望有更多国际化的参与和传播。”谈笑间,陈镇宇聊起了余村的发展。“和北外来场合作,怎么样?”沈凌越接过了话。

  去年11月,双方在“2023余村梦想大会”上正式签约。大半年里,北外国际商学院在余村设立留学生实践基地,7批次、近500名中外学生前来探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浇灌下的新乡村,研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主题。

  从1到2、从2到100、再从100到1000,年轻人之间天然的吸引力,转化为青年入乡的链式反应,拨动心中那颗“命运的齿轮”,让余村青年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穿过“青来集”入口处巨大的“∞”符号,右手边是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追求灵活自主的生活新方式在此展开——过去一年,546名年轻人告别城市的传统工位,来到山野间,或创新创业,或自我探索。这里为年轻人提供一切可能性,让年轻人创造一切可能性,包括留在余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对乡村而言,年轻人何尝不是另一种“绿水青山”,营造、保护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人文环境同样重要。

  “青年入乡,是余村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一号工程,年轻人是提升‘两山’转化效能的关键变量。”安吉县委常委、天荒坪镇党委书记黄枫说,乡村需要“造血”能力,年轻人需要承载梦想的舞台,青年入乡为两者架起了桥梁。迭代升级人才政策,匹配城市功能业态,建设青年集聚平台……“年轻人”这篇文章,余村仍在奋力书写。

  今年,余村还计划建设青创学院,向全国有志于乡村的青年提供经验分享,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火种接续传递。

  2024年的除夕对余村来说有些特别。75名年轻人齐聚一堂,在DN余村数字游民公社摆开了年夜饭。他们未来是走是留,未成定数,但余村却因他们再次年轻。

  那扑面而来的生命力与扎根乡村的归属感,恰是我们期待中新时代乡村的模样。

  2024年4月9日,采茶工在安吉县上墅乡上墅村采摘白茶。图源 新华社

  2024年4月9日,采茶工在安吉县上墅乡上墅村采摘白茶。图源 新华社

  亦城亦乡,非城非乡

  过去一年,余村越来越大,余村人的心却越来越近。新余村人与原住村民彼此更加认同,“大余村”结出更多成果。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余村探索着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要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过去一年,从百姓生活到乡村形态,从物质富裕到精神富有,我们全方位向着这一目标努力。”黄枫说。

  此行余村,我们真切感受到,村里更热闹了。到今年8月,\u0026nbsp;4.86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上,1200多名新余村人数量首次超过了1080名原住村民。

  城乡融合,要打破人与人的隔阂。

  去年夏天,在余村沿街开了8年烧饼摊的徐璟发现,摊位对面的旧平房被改造成了咖啡馆和文创店,几个小年轻张罗着生意。

  “我们本来还能在这里卖卖土特产。”

  “现在游客越来越多,钱都被他们挣走了。”

  起初,村民有不少这样的牢骚。新余村人也发觉,尽管生活在余村,却总和原住村民有距离。

  率先破冰的还是新余村人。余村全球合伙人们联合发起了原乡计划,为乡村小店写故事、做宣传。

  “徐阿姨,把烧饼拿起来,笑一笑。”“咔嚓!”一张海报照片顺利产出。配上文案,这组图文并茂、网感十足的推介,让烧饼摊意外出圈。

  新余村人引来更多客流。今年上半年,余村的游客比去年同期多出3万人次。

  同在一片村子里,通过共建共享做大蛋糕成为两类人融合的基础,合理分配则是第二步。

  年初,余村首次分红大会在村民热切的目光中召开。去年,余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011万元,其中313.19万元用于分红。这得益于余村创新实施的利益联结机制,村民可以拿出闲置的农田、山林等资产或资金,以入股的形式加入“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以获取薪金、租金、股金。

  新余村人与原住村民的互动,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还让大家“富”了精神。村里发起“英语角”活动,新余村人当老师,原住村民踊跃报名,学习实用英语接待外国游客。

  走在余村,听到村民们用略带乡土气息的口音跟外国游客讲上几句英语,这种“反差感”,让人真切感受到小余村融入大世界的时代之变。

  物质层面的连接与精神层面的交融,直观反映在余村的村庄形态上。与去年相比,我们看到不少沿街居住的村民主动拆掉围墙。打开的是庭院,敞开的却是心扉。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义乌市李祖村对大家说,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乡亲们要努力奋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这些鼓励与嘱托,让余村人想起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余村临别时的话:“这里的发展后劲潜力很大,希望再接再厉,乘势而为、乘胜前进。”

  视野拉开,更大范围的共建共享正从余村向外铺展。

  去年,安吉提出“大余村”概念,由余村所在的天荒坪镇携手周边的上墅乡、山川乡统筹发展。今年,“大余村”建设更进一步。

  今年上半年,上墅乡党委书记陆恒接到了一个好消息:300万美元的外资项目有意在辖内选址。还没来得及高兴,50亩工业用地的需求让他犯了难。上墅空间有限,大项目恐怕要溜走了。

  天荒坪镇也遇到相似的问题,客商推荐了3.2亿元投资的漂流项目,可镇里的漂流资源非常紧缺。

  焦灼的下午,一场“大余村”招商联席会议在县政府召开。

  两位乡镇干部汇报完项目线索,对上了眼神。“正好,我们上墅的山水资源丰富,今年正想开发一个高品质的旅游综合体项目。”“这么说来,天荒坪有白水湾工业园区,工业用地空间足,可以把外资项目引到我们这里来。”通过抱团式招商实现精准匹配,两个大项目成功互换“东家”。

  山川乡坐拥百万级流量的云上草原景区,游客承载力却已“捉襟见肘”。今年“五一”假期,原本每天接待1万人次的景区,最高突破2.6万人次。

  好在“大余村”规划建设的“云上天路”项目,让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这个总投资超过5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不仅能提升云上草原景区的承载力,还将通过环山公路串联起一镇两乡的绿水青山,预计每年可为“大余村”新增客流30万人次。

  为了进一步落实“大余村”发展,今年6月,安吉余村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正式挂牌,在规划、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管理等五方面实现统筹。

  卧伏于天目余脉下的余村就像一点光源,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在三个乡镇的广袤绿野照亮50倍的发展空间,打开了发展新格局,探索突破城与乡的边界。

  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常看常新——

  我们看到,绿水青山里,孕育出前景广阔的新动能。这是余村多年来矢志不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释放出的发展效应。在探索“两山”转化的过程中,小山村由量变到质变,淬炼出名副其实的新经济,将绿色优势、改革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

  我们看到,更多年轻人汇聚于此,追逐理想,大显身手。从陈镇宇到沈凌越再到成百上千的数字游民,新的“生态系统”正在余村构建成型。

  我们看到,新老余村人的隔阂在消弭,“大余村”协同发展的框架在拉开。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更和谐,镇与乡的联系更密切,城与乡的界限更模糊。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一个彰显中国乡村发展未来的“亦城亦乡”“非城非乡”空间新形态呼之欲出。

  乘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东风,余村更会别有一番风景。

  从现在,看未来。我们看到的余村,是一个产业丰富有前景的余村,是一个青春长驻有朝气的余村,是一个和谐稳定人情浓的余村,是一个打开格局谋共富的余村!

  余村之变,让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余村现在取得的成绩证明,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

  余村之变,让我们对这里的未来更有信心,让我们对中国乡村的未来更加期待。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