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与“老”为彼此开启另一扇门

发布时间:2024-11-18 13:14:43 来源: sp20241118

  聚焦

  “小”与“老”为彼此开启另一扇门

  以“学”养老系列报道之二

  一门课学3年,学费“白菜价”,有同桌、有班委、有个人的志趣……近年来,老年大学越来越多出现在公众视野,让人们从更多渠道了解到“银发族”的真实样貌、真实需求。

  其间,还有不少年轻人变身老年教育的倡导者、参与者,实现“小”与“老”的双向奔赴。

  “老”与“小”的天然隔阂

  “老年人有一个问题,他觉得,我是老的,你是小的;而年轻人始终说的也是你们和我们;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两个人群不能变成咱们?”采访中,一位老人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起一个让他困惑的问题。

  这位老人坦言,退休后,自己很重要的乐趣就是和人待在一起,也特别希望和年轻人接触,“他们有思想、信息来源多,还会应用先进的工具去接收信息”。

  然而,日常生活中,“老”与“小”之间,似乎存在天然的隔阂。

  在一些人的刻板认知里,银发人群通常被认为是被同情和忽视的人群。

  因此,初次接到福建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兼职代课的邀约,在福建一所大学任教的青年摄影家韦日英有点“抗拒”。

  她觉得,相比于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执行力、创新能力更好的大学生群体,老年人的学习效率可能比较低,“教师很吃力,也不容易出教学成果”。

  但最终,出于对不同平台的好奇和想要尝试的初衷,韦日英决定接受邀请。

  10年前,从事文旅工作的康继锋开始去厦门老年大学兼任旅游文化课的教师。当时,他是学校里最年轻的老师。

  “兼职的课酬不算多,不少人就很难理解我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这里的心态。”康继锋解释,自己之所以坚持,一方面是因为厦门老年大学旅游文化班是全国的老年大学里较早以“旅游文化”命名的班级,比较独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种“志愿者”的心态。

  “我大学期间的英语老师在这里教英语。”康继锋说,他还知道厦门老年大学有一个志愿服务品牌,叫“老妈妈关爱团”,30多年来一直爱心帮教帮扶老年人,“我在给她们上课的过程中,自己也是一个志愿者,彼此之间能够同频共振”。

  双向奔赴中收获的惊喜

  即便带着顾虑,但来到老年大学后,不少年轻教师们还是拿出看家本领。

  韦日英计划一学期教老年学员们6个知识点,将每个知识点细细掰开、揉碎输出,同时带大家做实验,“感受高速快门、慢速快门,感受不同的光,让每个人都动手、都理解”。

  要上一门新课,康继锋也不怵。在他看来,旅游文化课不是组织旅游或者谈旅游攻略,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才是旅游的翅膀和扎实的根基。因此,他教给学员的不仅是各地的风土人情,还有其背后的文化底蕴。

  随着学习的深入,老年大学的老年学员们带给年轻老师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学员把他们在本专业、本行业里几十年总结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全都带到摄影课堂里。”韦日英举例,她班上有学员是军人出身,特别能吃苦,甚至每次上课都坐得端端正正。

  大伙儿的学习能力也打破了她先前的认知。“我准备的知识点根本不够。大家的学习理解能力很强、动手能力更强,也不需要额外花时间抓纪律,所以每节课我都是去抓精抓细教学质量、打磨教学内容。”韦日英说。

  课外,老年大学的学员们还总是催促小韦老师带着大家去采风。“在高校都是老师比较卷,带着学生们去采风,他们倒过来了。”韦日英笑着说。感受到大家的热情,她也是干劲儿满满。

  在校内,她和学生们当志愿者,拍摄老年大学的开学仪式、毕业汇演、书画摄影展;在校外,进社区、进高校、进公园,拍摄日落日出、舞台表演、大学生的毕业典礼、福州民俗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赢得了老年大学师生的满屏喝彩与谢意,也让大家在学中练、练中学,在技术上有了更多突破。

  摄影班成立一年以来,学员作品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达到10多次,还有30多幅作品被媒体选登。班上的“尖子生”田英先后加入福建省建设摄影协会、福建省民俗摄影协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等,并与韦日英3次同台领奖,进步“神速”。

  “每周一次课,感觉更多的是温暖。”韦日英说,教年轻的孩子们,她有时候感觉是单向奔赴,孩子们觉得老师对我好、家长对我好是理所当然的,老年学员则是相互尊重,“外(出)拍(摄)的时候,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带上很多零食。”

  “在老年大学上课,是脚下有土、心中有光,碰上一些大学生们有躺平的想法,我也会把老年学员的作品、老年大学发生的故事带到课堂。”韦日英惊叹于老年学员的学习能力,也常去反思自己面对不同学生群体时的教学方式,“把年轻人的网络用语,带进老年大学的课堂,做一些好玩的跨界融合”。

  康继锋说,尽管老年学员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但他们都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有人很懂礼仪,有人充满爱心,有人知识渊博,“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感染到你”。

  不同于部分年轻人的被动学习,很多老年学员都是主动来学习的,“我讲完课之后,他们会跟我要课件,把两节课90分钟内容带回家再沉淀、再吸收”。

  因此,每堂课,康继锋都要花很长时间备课,找书、找论文、找实证,确保课件全新、所有人都听得懂,还要确保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完整的教学过程以及课后的思维延伸。

  针对学员的学习消化情况,康继锋还和厦门老年大学对接,将课程细化为基础班课程、提高班课程、研修班课程。

  “有学员学了8年,相当于从本科读到了博士,但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毕业。”康继锋说,他的课件从不重复,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给学员的承诺。

  让“你们”“我们”变成“咱们”

  老年大学的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则“主打一个听劝”。

  2016年12月,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开放大学成立临夏社区大学(临夏州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本着‘老年切入、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活动”,今年6月,正式组建临夏老年开放大学。

  临夏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培训处主任宋慧娟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通过采纳校内外各界人士在教学和服务方面的宝贵意见,临夏开放大学制定《临夏社区大学老年教育“十四五”规划》《老年教育工作方案》。

  “我们推行点单式教学,根据学员需求,相继开设中老年合唱、国画、书法、电子钢琴、舞蹈、二胡、国学经典诵读、葫芦丝、养生保健等专业,并在校内成立合唱团、舞蹈艺术团等。”宋慧娟说,师生们还希望与社会有更多链接,学校就与临夏州书画院合作,设立“第二课堂”;每学期,组织各班开展不同形式的游学活动;举办线上阅读活动、线上画展、文艺展演、“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宣传展示等一系列全民终身学习活动。

  调到社区教育板块,宋慧娟也在逐步摸索管理经验。“学员是我最好的‘智囊团’,他们随时提意见,我随时调整。”

  她举例,去年,学校新引进一位刚从大学毕业的声乐教师,这位老师课堂经验不足,心气儿又比较高,以致学员纷纷反映课程进度快、难度高。“我想直接批评,又怕挫伤年轻人的积极性。对方说不定还不服,毕竟我没学过声乐。”宋慧娟说。

  了解到她的顾虑,声乐的班委提出一个好点子:“建议我设计一个问卷,分发给老师、学员作答,让老师自评教学中的特色亮点、改进方向,也让学生给出建议。”宋慧娟觉得,这个办法开诚布公,新老师在心理上也不会有抵触。于是,宋慧娟和同事们开展了名为“如何提升教学质量”的主题讨论。在深入讨论中,那位新老师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

  “现在,工作干到后面,基本上是学员推着我们干,越干越有意思。”宋慧娟说。校内很多同事也和她有着同样的感受:班主任只要没课都愿意跟班,了解学员动态;专任教师花工夫打磨教学质量,通过分层教学、趣味教学,让学员积极性更高。

  听劝之外,年轻人还主动思考,丰富老年教育的内涵。

  在国家老年大学直属学院教研中心主任张翔宇看来,老年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现在代际之间的差异很大,必须通过学习,去弥合不同代际间产生的尖锐问题。”她说,“时代已经在往前走了,人们的思想并没有跟上,没有学习的意识,就被时代抛远了。”

  张翔宇开设了一门名为“潮流手工与文化创意”的课程,将扭扭棒等手工创意类材料带入课堂,引导学员制作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作品。

  “过去,老年大学上手工课,学员大多做一些纸艺作品,看上去偏传统,年轻人也不想把它摆到家里。现在,结合潮流,借鉴一些市集上的手工艺品,我们学员的作品更容易被家里的年轻一代所接受。”张翔宇举例,此前,她有学员用扭扭棒做了一捧花,还没回家,就被一位小朋友“拦截购买”,“学员很有成就感,也增进了不同代际之间的沟通”。

  现在,她还计划将传统文化以更加现代的方式进行呈现。“比如,今年是龙年,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龙的形象的演化、北京的各种建筑里龙的身影等,找到不同年龄群体兴趣的重合点,再结合历史环境、生活环境等进行二次创作。”

  “我希望,手工不是单纯地为了动手,我想借它建起老人与家庭、社区、城市之间的链接,最终可以让‘你们’‘我们’变成‘咱们’。”张翔宇说。

  在国家老年大学直属学院的魏公村校区,另一门名为“家族故事写作”的课程也旨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

  在张翔宇看来,老年期在整个人生阶段的目标是“完满与整合”,通过整理和梳理自己的人生故事,能让人更安然地接受衰老。“写作是一个很好的梳理工具。我们老师强调,学员写作过程中,要多和亲人交流,围绕某个主题进行回顾,寻找线索,这样或许能解开一些在生命历程中埋下的‘结’。”

  张翔宇认为,有组织的教与学,能帮助老年人突破固有的生活状态。当下,各地老年大学针对学员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开设了心理学与美好生活、家庭教育、隔代教育等课程。结合“银发经济”进行积极尝试,开设退休生涯规划相关课程,教老年人做网络直播、开网店、做有声演播等。

  “只有老人更多地参与进来,才能够享受时代发展带来的便利,在代际传承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张翔宇说。

  年轻人面对“老去”课题

  作为每个人终将要面对的课题,在更多的接触中,很多年轻人从老人身上,想象起自己老去后的可能性。

  不少人发现,当下,老年人的心态更年轻、精气神更充沛、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有活力——老年人会更倾向于没有年龄感,即无限延长的中年。如果跟着这个时代一起向前,老年人跟任何年龄阶段的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有能力让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盈,也教会年轻人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

  在这个毕业季,96岁的邓仰清从沙县开放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收获了人生中第一张大学毕业证书,这也让他成为全国高校最年长的“毕业生”。

  早在2005年,这位退休教师还为家乡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麦元村的老年活动室,捐赠了彩电,定期来这里为大家上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人处世的道理、老年人的保健知识等。

  在他看来,要给学员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每一次上课,他都会花三五天备课,打印讲稿。一些老年人不识字、听不懂普通话,他采用双语教学——普通话教一遍,方言再教一遍。私下里,他尽自己所能,帮学员解决一些具体困难,教他们操作手机、带着他们办理证件。

  “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才停止学习。”邓仰清说。

  没有想象中的暮气沉沉,抬头看到的还是“来到学校我们就年轻了”的标语。在厦门市思明区老年大学前埔南分校,老年学员召开学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学员委员会,倡导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模式,至今已经有10余年时间。

  “委员们既是学校的义工,又是学员的服务员”,但他们依旧乐在其中,吸引一批批“新生力量”接过学长学姐手中的接力棒,将学校办得有灵魂、有温度、有章法,产生越来越大的向心力。

  走出课堂,“老有所为”也是当代老年人追求的新目标。

  在厦门的白鹭洲上,国家老年大学厦门分部、厦门老年大学摄像学社的邱荣川常常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无人机操作训练。有游客在沙滩上玩水,光靠人有点管不过来,邱荣川也会和其他操控无人机的志愿者,主动参与警航队节假日“守护生命”以及各种大型活动的空中安保任务,消除潜在的风险。

  这些做法,让不少银发族返老还童,也让年轻人备受鼓舞。

  “课间,我经常能遇到学员手舞足蹈地讲述自己刚才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或者惊呼自己还能画这么好的一幅画!”在张翔宇看来,老年学员的眼里有光,他们兴奋的生命状态特别有感染力,经常治愈到自己。

  “我的学员还特别喜欢说,你看你多好,你还这么年轻。”张翔宇说,这让她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学会了感恩,也开始用新的角度,去看待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彼此之间更加理解。

  与此同时,学员子女成为老年教育的“坚实后盾”。一位年轻摄影师花费近1年时间用镜头追踪母亲在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她感叹:“老年大学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让我走进了另外一个世界。”

  还有一位女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父亲去世后,母亲走出家庭,去老年大学学习摄影,用非专业的手机拍出了超有意境的作品。

  此刻,在她眼里,“我的妈妈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角度和审美,还有特别棒的想象力,她不再是那个病房里的某某家属和葬礼上的某某遗孀。她可以做自己了,真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