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5:50:59 来源: sp20241119
一些戏曲短视频和直播的破圈而出,使更多人对这个古老的文艺形式产生兴趣。图为参观者在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里观展。新华社发
【网聚青春的声音】
不久前,一则戏曲短视频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短短十几秒的视频,再现了桂剧“三跌四出”“箱内换衣”的绝活。这段戏取材于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为表现人物的跌宕起伏、命运浮沉,需要演员几次跌落箱中,再重新跃出,同时在箱子关闭的瞬间更换行装。且看视频中演员直挺跌落,又横身出箱,方寸之间,翻转腾挪,一气呵成。短视频让不少网友开了眼界、刷新了认知。实际上,这样的短视频近年来在社交平台上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戏曲剧种借助网络媒介实现了华美转身,它们的铿锵雅韵、漂亮行头,演员们的优美身段、高超技艺,重新展现在受众的视野中。不少短视频博主还把镜头对准演员的幕后生活,揭开光鲜舞台背后的真实创作场景,展示“台上一分钟”背后的“台下十年功”,呈现他们打磨作品、送戏下乡的苦辣酸甜。演员在接受受众敬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拓宽了演出边界。
戏曲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本土、从民间成长起来的古老文艺形式,曾经是人们农闲时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在不少人的记忆里,都会有这样的场景:在村头的高坡上,用木板临时搭起一个简陋的舞台,一层幕布分隔出了台前台后。黄昏将至,戏未开场,村里人便早早来占座等待,老人搭伴聊天,小孩在台前簇拥,好像在迎接一个盛大的节日。铃声响过,大戏开场,台上生旦净丑、唱念做打,台下如痴如醉、掌声雷动,一个令人充实满足的夜晚便如此度过。
随着外国文艺样式的引进,尤其是影视剧的兴起,传统戏曲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从小看戏的一代人渐渐老去,戏曲发展面临观众断层的巨大阻碍。有一段时间,“戏曲消亡论”甚嚣尘上,有人认为戏曲剧场只能靠满头银发的观众支撑起最后一片“夕阳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是戏曲的慢节奏跟不上现代人的快生活。戏曲重唱轻故事,一场戏往往只能展示几个小情节,无法满足人们对波澜起伏、动人心魄的情节的需求。鲁迅先生在《社戏》里曾写到儿时看戏的情景:“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抬,我以为就要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全船里几个人不住的吁气,其余的也打起呵欠来。”那些涉戏未深的观众,尤其从小泡在互联网里的年轻人,对戏曲的印象也大概如此。
一些戏曲短视频和直播的破圈而出,为这个古老的文艺形式敞开了一条新路。尤其是一些短视频,精准捕捉戏曲的精彩时刻、高光瞬间,让网络用户快速领略戏曲的独特价值和高超技艺,打破了人们对戏曲只是“咿咿呀呀”闷头唱的刻板印象,同时领悟到了它的博大精深、样式繁多、内涵丰厚,以及包蕴其中的传统美学和中国精神。中国剧协副主席李树建近年大力倡导戏曲热情拥抱互联网,认为“戏曲走进观众就生,离开观众就亡。戏是演给人看的,没人看戏了,戏曲慢慢就会消失了”。他曾经算过一笔账,他从事戏曲行业40余年,一年最多演出100场戏,一场戏按照2000名观众算,现在也不过有1000万观众,而他直播两个月就有4000万观众,“老戏曲必须有新传播,以新媒介觅得新知音”。
有了新媒介的加持、新技术的赋能,戏曲发展的现状正在发生改变。如今走进北京、上海等地的戏曲剧场,会发现越来越多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出现在观众席上,他们愿意花上两三个小时坐在剧场里欣赏一部最传统的戏曲作品,愿意和身边的戏迷一起为演员精彩的表演鼓掌、叫好。大学里戏曲社团的青年学生们看戏、学戏、评戏、演戏,成为戏曲艺术的忠实观众。青年京剧演员王珮瑜曾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种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只要戏曲能不断被人“看见”,观众就不会断流。
不过,网络戏曲目前还停留在网络和戏曲的简单叠合上,创作者只是将朴素原始的片段放在网上,作品大多比较粗糙简陋,有的能获得一时的热度,但不多久便会冷却,难有精品佳作留存。也有一些年轻人主动触网,尝试将新媒介与戏曲充分融合,赋予网络戏曲更多新创意,使“物理变化”发生“化学反应”。比如,有短视频博主创作京剧版《流浪地球》唱段,以电影角色的口吻演唱新编唱词“移山推月在一朝,半载之期证明道,为庇子裔立啸潮,身死功成未辞劳”,收获了不少网友的点赞。上海戏剧学院戏曲专业学生自发成立视频小组,用戏腔演绎时下正热的流行歌曲,因其优美的声线和身段表演,受到年轻网民的喜爱。但总体上,相比于网络电影、网剧、网络纪录片等的成熟形态,真正具有“网感”、受年轻人喜欢的网络戏曲作品还很少。
戏曲不是静止的物质遗产,而是活在当下、不断革新的文艺形式。其自产生之初,就乐于拥抱新兴事物,乐于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优秀基因。老舍曾在《我怎样写通俗文艺》一文中谈道:“无论是旧戏,还是鼓词,虽然都是陈旧的东西,可是它们也还都活着。我们来写,就是要给这些活着的东西一些新的血液,使它们进步。”梅兰芳、程砚秋等艺术大师,也正是通过不断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和传播方式,来丰富自己的表演体系,甚至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艺术赢得了一席之地。戏曲从业者应对网络文艺创作规律进行充分审视,创作具有媒介属性、符合网络用户欣赏习惯和情感诉求的作品,构建属于这个时代的戏曲发展新样式。
(作者:周子健,系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