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8 07:45:46 来源: sp20241108
在全国首批揭牌中国工程院地方研究院、出台全国首个“科技小院建设标准”……近年来,福建省科协勇立创新潮头,在引进高端智力资源、服务区域发展上,率先推出系列创新举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何进一步培育优良科研生态、优化升级人才发展环境?近日,福建省科协在福州召开优化创新环境系列座谈会,邀请多位在闽院士专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汇聚高端智力资源
以“院士专家八闽行”、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研究为抓手,近年来,福建省科协组织158位院士对接200多项企业技术需求,组织300多人次院士开展6批68个战略咨询项目研究,成果斐然。
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而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是关键。如何实施更加精准有效的引才机制,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闽创新创造?座谈会上,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建议,完善国家级人才培养体系,定期修订人才认定标准,优化引才育才政策环境。
福州大学副校长杨黄浩提出,建设高能级引才聚才平台,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科研启动资金等,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高层次人才创新高地。
福建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游建胜表示,将按福建省委、省政府部署,聚焦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四大经济”,做热做实“院士专家八闽行”活动,吸引更多省外院士专家资源,服务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人才“雁阵”格局
近年来,福建省科协在全国率先创建并推广“科技小院”6批66家,建设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平台5批31家,打造省科协年会、东南科技论坛等学术品牌,引领科技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着力打造人才“雁阵”,实施“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遴选与支持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开展省青年科技奖等评选工作,推动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如何加强教育、科技、产业、人才之间的协同发展,共同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福州大学教授张久俊建议,在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全链条上,给予顶尖人才和团队支持,尽快培养出国家级团队和博士后团队。
华侨大学副校长黄辉提出,强化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传帮带”,构建科研成果数据共享平台,促进科研成果开放共享。
“今后,我们要下更大力气,建设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科技小院’等。”游建胜说,在此基础上,充分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省级学会、企业等创新资源,推动科研成果更好更快地形成新质生产力。
培育优良科研生态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福建省科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遴选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关注科学、支持创新的浓厚氛围。
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谢华安说,要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培育良好的社会创新生态,“鼓励探索、宽容失败”。
福建理工大学校长韦建刚建言,明确“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研开发项目”范围,界定“科研失败”“勤勉尽责义务”认定标准,建立可操作的容错纠错机制。
科研诚信是科技创新的灵魂和底色。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提出,推进“教育、激励、规范、监督、惩戒”五位一体,将诚信监督覆盖至科研项目、成果发表、奖励的全过程,筑牢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第一道防线”。
闽江学院校长舒继武提出,要完善科研诚信制度,推动科研诚信立法;建立科研诚信监督平台,实现科研诚信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动态监测。
“培育优良科研生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建省科协主席付贤智表示,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他们将谋划发挥好科协组织桥梁纽带作用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王大飞 陈 晨 吴海云)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