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6 00:45:30 来源: sp20241106
“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评论者”的景象正在形成,如果艺术批评显示出与融媒时代艺术实践的脱节,其指向性和有效性就会被削弱。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融媒时代的疾驰而至揭开人类历史新篇章,文字数字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媒介新质,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媒介的深度介入,不仅强劲推动艺术的媒介化进程,同时也冲击固有的艺术批评观念与方法,促使艺术批评新转向。
艺术媒介化进程是指艺术创作(生产)、艺术传播(流通)与艺术接受(消费)全链条与媒介走向“并轨”。如果说,此前的声音媒介、纸质媒介是外在于艺术而存在,二者偏于“平行线”式双轨推进,那么,融媒时代的媒介与艺术则是“嵌入式”,甚至是合二为一的融汇式发展。艺术活动的系列环节内嵌于数字媒介装置,从而形成融媒时代媒介化艺术的新形态和新特质。数字媒介构建的虚拟艺术世界与我们身处的现实物理世界实现全方位交融、一体化融合。自媒体、流媒体的不断勃兴使艺术大家庭呈现出审美情趣多元化、审美风格多样化的艺术门类:既有网络影视剧、网络动漫、网络综艺、网络短视频,也有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竖屏剧、互动剧、沉浸式情景剧和数字舞台剧,还有各种虚拟歌手、虚拟偶像等与数字智能科技融合的艺术形式,传统的艺术作品也频频上线成为网络艺术资源。
媒介化艺术指融媒时代“寄生”于数字媒介的艺术,显示出媒介化特征。一方面,艺术全面“拥抱”媒介,借媒介之力赋能自身;另一方面,媒介特质转化生成为新艺术的有机因素。媒介化艺术发展的丰富性,为艺术批评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也驱动艺术批评的媒介化转向。“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评论者”的景象正在形成,如果艺术批评显示出与融媒时代艺术实践的脱节,其指向性和有效性就会被削弱。艺术批评的有效性取决于其话语体系能否有效地适用于批评对象。熟悉传统文学属性的批评主体,若固守传统文学“圈子”观念,便会很少关注网络艺术,即使勉强进行批评也做不到有的放矢。
科技的迅猛发展不断冲击人们已有的艺术观念,延展想象边界,也向艺术批评提出亟待回应的时代之问。数字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降低了艺术创作门槛,网络文学的非专业化、技术工具的大众化等趋势,有力推进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进程。以往的视频工具业余爱好者较难掌握,如今的视频工具则更加友好、更加易于上手,创作者仅需添置日常拍摄的基础素材便可迅速创作相关主题的视频。同时,新媒体数字化上传、分发的便捷性使个体化身“讲故事的人”的愿望成为可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形塑艺术批评的未来向度。大语言模型人工智能在生成图像、信息搜集、提供建议等方面已见成效,初步实现对审美主体个性化意愿的解读与生成。能够由文本生成视频的人工智能模型,更是展现出在同一段视频中构思和生成多个连贯镜头,并确保角色形象与视觉风格高度一致性的能力,备受关注。近日,我国研发的人工智能成功创作出了百万字网络小说。由此,人工智能艺术蕴含的系列问题向当代艺术批评提出了时代之问,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艺术创作的辅助性媒介,或许某天将转化为艺术的主要“生产者”。新型艺术关系正在形成,而新的艺术关系又对“艺术”的生成、存在与特征赋予了新内涵。艺术批评在更新已有知识观念与认知模式的同时,需要重新阐释诸如艺术的真实与虚构、主体与客体、创作与生成等范畴及其辩证关系。
“美学与历史观点的统一”是艺术批评的经典命题,也是未来智媒时代艺术批评的准则。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拟像”究竟“是”艺术还是“像”艺术,其审美“灵韵”何在,艺术家风格是否滑向艺术技巧和形式,艺术是“创造”的还是“生成”的……对这些问题的审视与探究,有助于筑牢艺术批评理论的根基。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1日 20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