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使节团塞上江南“闻酒香” 探访戈壁滩上的绿色产业

发布时间:2024-11-14 19:13:45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银川11月22日电 (记者 李佩珊)正值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树埋土越冬之际,11月20日至22日,以“戈壁滩上的葡萄酒产业”为主题的“驻华使节地方行”活动在宁夏展开。来自加纳、保加利亚、日本、澳大利亚、德国5个国家的13位驻华使节、外交官和外国地方驻华机构代表走进贺兰山东麓脚下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庄,沉浸式体验宁夏葡萄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驻华使节、外交官和外国地方驻华机构代表在贺兰神酒庄了解葡萄藤埋土工作。  中新网 记者 崔楠 摄

  冬日的贺兰山东麓脚下别有一番景致。酿酒葡萄园里,工人正在有序进行葡萄藤埋土工作;酿酒车间内,秋日喜获丰收的串串葡萄已在发酵桶内变身美味佳酿;酒庄民宿内,络绎不绝的游客体验着别样的假日乐趣。驻华使节团代表置身其中,享受片刻宁静的同时,也纷纷进入葡萄园内,动手体验埋藤的乐趣。

德国驻华大使馆食品与农业参赞邓菲(右)品鉴宁夏葡萄酒。 中新网 记者 崔楠 摄

  作为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种植区和酒庄酒产区,“冬藏埋土,春分出土”是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独特方式。冬季来临之时,酒庄对葡萄藤进行修剪并用土压埋,帮助葡萄藤顺利度过严冬;春分时节,则将葡萄藤从土壤中重新挖出来,上架、绑扎。对于气候干旱的宁夏而言,覆土冬埋,不仅能够起到保温抗冻的作用,还能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来年出土展藤。

从志辉源石酒庄陆玖广场远眺正在贺兰山下建设的运动园区。 中新网 记者 崔楠 摄

  这样的绿色发展方式,贯穿着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始终。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基地建设是宁夏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之一,30余年间,宁夏将葡萄酒产业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以及生态恢复结合起来,集中建设了195公里酿酒葡萄种植长廊。在葡萄园“深沟浅种”的种植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助力下,35万亩荒滩变成了绿洲,曾经的废弃矿坑变成了生态酒庄,葡萄园区变成了拦蓄工程,实现了葡萄酒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有机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推介会上,加纳驻华大使温弗雷德·哈蒙德致辞。 中新网 记者 崔楠 摄

  “若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相信宁夏可以把大片荒凉的戈壁滩变成郁郁葱葱的‘绿色海洋’,并且能够生产出优质葡萄酒。”站在酿酒葡萄园内,加纳驻华大使温弗雷德·哈蒙德发出由衷感慨,“小葡萄”成就了宁夏的绿色“大生态”,“如果想在中国寻找绿色发展方面的投资合作伙伴,我一定会推荐宁夏。防沙治沙的麦草方格、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宁夏有太多故事值得向世界讲。我也很期待在加纳喝到宁夏的葡萄酒。”

  行走间,让驻华使节团代表惊奇的,不只是葡萄酒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也有葡萄酒产业助力宁夏脱贫的生动体现。据统计,宁夏葡萄酒、枸杞等产业每年为农民提供超25万个岗位、超20亿元(人民币,下同)收入。走进酒庄销售展示间内,经过培训的当地村民当起主播,通过屏幕直播带货的场景也吸引了驻华使节团代表的眼光。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樊思明(左三)被贺兰神酒庄工作人员直播带货的场景吸引。 中新网 记者 崔楠 摄

  随着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贺兰山东麓也成为了游客到访宁夏的必选之地。亲子采摘、研学体验、自酿酒体验、品鉴休闲、观星露营……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打开了酒庄的多棱面,释放了宁夏文旅融合业态的更多可能。

  “在贺兰山东麓,每一座酒庄都如同一座宝藏值得游客探访。”德国驻华大使馆食品和农业参赞邓菲表示,德国葡萄酒现在也加入了文旅的概念,这点与宁夏很切合,“希望与宁夏在农业、文化、旅游等方面有进一步的合作落地。”

  保加利亚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约尔达诺夫同样表示,保加利亚和宁夏在酿酒葡萄栽培、酿造、销售等多个方面都有深入合作的空间。“我们将通过组织有关葡萄酒鉴赏、旅游活动及召开研讨会等形式,提高两国消费者的认知和兴趣,为两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创造更优环境。”他说。

  行走间,驻华使节团代表与宁夏已结下深厚友谊。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和一款款匠心酿造的美酒,既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民众造就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宜居的塞上江南,也为宁夏打造出一张走出国门、对话世界的“紫色名片”,更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搭建起深化交流、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平台。(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