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05:35:36 来源: sp20241031
“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妇女是重要力量,儿童是未来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用温厚有力的话语强调了妇女儿童群体的重要性。
法治始终是妇女儿童全面发展、幸福健康的强有力护盾。
党的二十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工作,转变家事审判理念、深入推进家事审判改革,加大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持续推进反家庭暴力治理,延伸司法职能、加强法治宣传,努力让尊重妇女、关爱儿童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妇女儿童人生更加出彩、生活更加幸福。
汇聚合力、建设机制,织密保护之网
协力同心,方能共赴事功。
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早在2017年,最高法即牵头建立包括15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联席会议制度,之后,各地法院陆续建立跨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
众人拾柴火焰高。经过深化发展,目前家事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不断织密织广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之网在全国铺展。
在广东,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与当地妇联成立妇女儿童权益诉讼保护与研究基地、发布全市一体化的家事审理规程、构建全省首个多功能的少年家事诉调中心、建设女童保护中心等一系列机制,帮助深陷纠纷的妇女儿童解决困难。
在四川,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积极与妇联、民政、司法、公安等部门联动,成立婚姻家庭辅导室、家事纠纷调解室,推动家事纠纷诉前化解,成立“一站式反家暴平台”,第一时间下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积极探索有力措施赋予保护令强大的可执行性。
在天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与市妇联联合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合作机制》,对曾遭遇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进行有效观护,做好心理健康服务,促进涉未成年人纠纷妥善化解。
……
今年是少年法庭诞生四十周年。进入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怎样才能“四十不惑”?
加强少年审判机构及机制建设,推动涉少年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判工作融合发展,促进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是第一个答案。
许多涉少年刑事案件,初期多以涉少年民事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知,根源无不在于家庭、在于学校、在于社会。
“‘三审合一’不仅是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的部门整合,更是司法理念的更新,体现着以未成年人为中心的一种新的内在的法律逻辑。”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3年6月,最高法党组经认真研究,决定将研究室、刑一庭、民一庭共同组成、分工负责的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职能整合,成立少年审判工作办公室,依托民一庭运行,建立专门、相对独立的工作机制,集中、统一负责全国少年审判工作监督指导,进一步强化少年审判的专业化建设。
“少审办”一经成立,立刻展现出勃勃生机:推动高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审判机制改革,举办调研座谈会加强对下指导,研究建立未成年人审判绩效考核体系,研究设立未成年人案件单独案号,完善未成年人案件统计指标体系……
一个自上而下的少年审判改革方向就此明确。
同年11月,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全省法院少年审判庭授牌仪式暨成立大会,标志着该省高、中两级法院实现了少年审判机构全覆盖,全省三级法院实现了少年审判工作机制全覆盖。
“是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大举措,是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必要举措,具有历史意义。”关于人民法院设立独立建制的少年专业审判机构,佟丽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强化保护、转变理念,构筑安全港湾
孩子的笑容,是社会最美的乐章。
妇女的力量,是国家与社会的“半边天”。
一年来,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延伸司法职能,呵护纯真笑容,驱散天空阴霾。
严惩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
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案件4.1万件6.1万人,同比增长28.5%。对“姐弟坠亡案”被告人张波、叶诚尘,假借恋爱性侵多名幼女的倪笃群,线上“隔空猥亵”线下威逼强奸的王小山、孙保昌等,依法判处死刑。
健全司法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最高法联合最高检、公安部等,出台《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布《关于办理性侵害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意见》,并于同月联合全国妇联等召开新闻发布会,共同解读宣传有关司法文件,释放从严惩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信号,明确网络隔空猥亵系列复杂法律问题,表明严惩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犯罪的鲜明态度;会同全国妇联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促进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持续推进反家庭暴力治理——
最高法2023年先后发布两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推动落实人身安全保护令司法解释和《关于加强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精神暴力也属于家庭暴力,被抢夺、藏匿以及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子女也是家庭暴力受害人等裁判规则。全国法院全年发出各类人身安全保护令5695份,同比增长41.5%。
2024年,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婚纠纷案,案件中涉及的未成年人仅有一岁多。女方因与丈夫感情不和,带着孩子共同搬出住所,男方无法得知母子下落。之后,男方找到孩子并带走交由自己父母照顾。此后的四个多月,女方一直无法带走还处在哺乳期的孩子,连探望也受到阻拦。
为化解激烈的抚养权矛盾,承办法官张冬梅向男方发放《家庭教育指导令》,并邀请女方共同接受指导,引导二人以未成年人利益优先原则进行沟通,积极履行为人父母的监护职责。最终,双方顺利达成诉中抚养协议。
这起案件,是人民法院妥善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家庭不仅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妇女儿童情感依托和成长的港湾。
近年来,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工作理念逐步由传统的侧重保护身份利益和财产利益,向充分考虑家庭成员人格利益、安全利益和情感利益转变,法官在家事案件审理中更加注重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差异性保护,更加注重家庭关系的修复。
今年4月15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法院在审理涉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案件中,引导案件当事人提升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
同日,江西省乐平市人民法院,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人民法院,湖北省天门市人民法院,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人民法院、睢宁县人民法院,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法院、古蔺县人民法院等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第一时间落实意见要求,先后向离婚纠纷的当事人发出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卡,帮助、教育和引导当事人提升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关心、关爱未成年子女。
如何有力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如何还家庭一个宁静祥和的港湾?人民法院的做法,正如2024年全国两会最高法工作报告所说——
“用情断好百姓家务事”。
重视引领、播种意识,照亮未来之路
2024年,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专门设置有“涉未成年人保护案例”模块。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法治精神、司法公正,通过一个个案例向全社会传递。
发布典型案例,是人民法院落实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意义的重要举措。2023年以来——
5月23日,最高法发布湖北省孝感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对强奸未成年人的罪犯倪笃群、王小山、孙保昌依法执行死刑的消息,彰显人民法院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坚决依法严惩的鲜明立场,提醒广大未成年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醒家长、学校和社会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性教育和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5月29日,最高法联合全国妇联发布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涉及跨省刑事被害人救助、追索抚养费救助等,引导法院把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精神内涵、基本理念融入办案全过程,更好地回应妇女儿童的法治需求;
11月25日至27日,最高法发布包括未成年人保护专题在内的两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对施暴人或者潜在施暴人形成法律震慑,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反家暴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做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的建设者、维护者、笃行者;
12月11日,最高法联合民政部、全国妇联发布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依法遏制高额彩礼,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倡导形成文明节俭的婚姻习俗,引领全社会“让婚姻始于‘爱’,让彩礼归于‘礼’”。
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关系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多年来,人民法院严格落实未成年人食品安全司法保护,为未成年人筑起食品安全屏障。
今年3月15日,最高法发布涉及未成年人日常食品和校园就餐安全司法保护的典型案例,彰显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各类危害未成年人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依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的同时,也促进了食品生产者、经营者以及公众进一步提升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推动了全社会构建食品生产经营健康发展秩序。
“与国外的司法制度相比,中国的司法制度好在哪?”
“刚才,您提到正在制定关于网络暴力的文件。请问,万一我们自己遇到了,该怎样维权?更进一步说,我们应怎样正确使用网络呢?”
“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监护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规定了我们未成年人有很多自己的权利。这两种权利的边界在哪里?”
2023年9月5日上午,北京二中的学生得到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作为该校的法治副校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第六次来到这里上课。课堂座无虚席,学生们认真聆听张军授课,纷纷举手发言。
人民法院深入推进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目前,全国已有3.7万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
2023年5月,最高法在全国法院部署“法治护航 伴你成长”法治宣传教育月活动,各地法院通过模拟法庭、走进校园、法庭开放日等方式,延伸司法职能,加强法治宣传,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
法治的种子,随着一次次“请进来”与“走出去”,深深播种在孩子们的心里,萌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法治是维护社会公正的基石,也是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要力量。在守护未来与花开的路上,人民法院奋力前行,始终相信——
法治的阳光将普照每一个角落,公平正义的春风将吹拂每一个心灵。(记者 姜佩杉)
(责编:梁秋坪、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