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0:50:39 来源: sp20241110
新华网记者 金佳绪 吴燕霞
【学习进行时】4月22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考察调研。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梳理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和重庆的故事。
4月22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市考察调研。他先后来到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了解当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城市更新和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等情况。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重庆考察调研,前两次分别在2016年和2019年。在美丽山城,习近平总书记进农家、谈改革、问民生,召开重要座谈会,为重庆各项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换了三种交通工具到这里”
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有一个村子叫华溪村。它所在的武陵山区,曾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两山夹一槽”,山大沟深,华溪村祖祖辈辈在山脚下的“巴掌田”耕作。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小小的华溪村也是中国特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2019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华溪村还有8户、19人没有脱贫。
这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早从北京出发,乘飞机抵达重庆,再转火车、换汽车,一路奔波,来到华溪村。
“换了三种交通工具到这里,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招呼大家坐下来细细聊。一位村民说他家两个娃儿上学,母亲重病,家里曾经穷得揭不开锅,后来靠帮扶实现了脱贫摘帽。当时,每年1000多万贫困群众脱贫,他是其中一个。
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倾听,不时插话。等到大伙发言告一段落,他给乡亲们一条条梳理“两不愁三保障”的进展并走村入户实地察看。离开村子时,晚霞满天,山村如画,乡亲们聚在村头,争相同总书记握手,依依不舍。
回到重庆市里,已是夜深。习近平总书记仍挂念着山村的乡亲们:“看了这么一个村,我心里是有底的。到2020年初,预计全国将剩下600多万贫困人口和60多个贫困县。把今年工作抓好抓实,明年继续攻坚,就能彻底消灭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从各方面情况看,我们对完成任务是很有信心的!”
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从延安、贵阳、银川、太原、成都,再到重庆,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六次主持召开脱贫攻坚跨省区座谈会。
在总书记的关怀和指引下,重庆全市190.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8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如今,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好画卷正逐步绘就。
“这次讨论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保护的问题”
重庆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既是重庆担起“上游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潜力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长江生态。2016年和2019年在重庆考察期间,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生态保护定向定调、立下规矩。
“今天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这次讨论的不是发展问题,而是保护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开门见山: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当年9月,指导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文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
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语重心长地谈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如果长江经济带搞大开发,下面的积极性会很高、投资驱动会非常强烈,一哄而上,最后损害的是生态环境。“我强调长江经济带不搞大开发、要共抓大保护,来刹住无序开发的情况,实现可持续的开发。”
2016年在重庆召开座谈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2018年、2020年、2023年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长江经济带发展问题,覆盖长江上、中、下游,会议名称也从“推动”到“深入推动”“全面推动”,再到“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谋划、分步推进,指引长江经济带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
笃行不怠,久久为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广泛共识,“一江碧水向东流”的美景重现。
“领导干部要讲政德”
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加强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对引领社会风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意义重大。
2018年3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重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政德课”。
“领导干部要讲政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作出细致阐释——
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
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这番讲话,既是针对重庆,更是着眼全党,为领导干部修身立德提供了重要遵循。
“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如何发挥好当地的区位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两江新区果园港,叮嘱当地要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好。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时,要求重庆更加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协调发展任务繁重。“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要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在总书记指引下,重庆一手抓物流通道拓展,提高中欧班列运能,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范围,破解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难题;一手抓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等协同发力。
如今,城乡融合、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美好图景在巴渝大地徐徐展开,一个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正加快崛起。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