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3:18:56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上海4月22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2日获悉,上海构建覆盖黄浦区、嘉定区、青浦区等6大区域的再生资源回收“点—站—场”运营体系;构建覆盖全上海16个区的有害垃圾收运网络体系,建成标准化、智能化有害垃圾分拣中心。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置“智慧物流”系统22日上线。(城投环境供图)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置“智慧物流”系统同日上线。据悉,该系统主要分为中转站管理系统和智慧物流主系统两部分,实现精细化指令调度覆盖生活垃圾中转压缩、集装水运、末端处置各环节,解决了生活垃圾前端跨地域、中转多码头、末端多模式的全程统一调度监管难题。
正值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城投环境)举行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暨垃圾分类五周年主题活动,总结回顾垃圾分类五年工作成就,展望“无废企业”建设未来。
5年来,作为城市环境运营托底保障企业,城投环境建成运营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为应对分类中转运输的需求,城投环境完成对下属徐浦、虎林两大固废集装转运基地的硬件改造,引入更加高效的集装箱竖式压缩工艺,建造一批600吨级LNG集装箱船舶,更新配置两千余个干、湿、餐厨垃圾专用集装箱,编制分类转运作业标准,建成泊位自动分配系统。
城投环境完成对下属虎林固废集装转运基地的硬件改造。(城投环境供图)如今,老港基地干垃圾日均焚烧处置量可达9000吨,湿垃圾日均处置量可达2500吨,干湿垃圾处置规模和技术水平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并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聚焦数字化转型,城投环境打造全产业链数字管理平台——“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汇集全上海16个区、215个街镇、2100余个集运箱、4500余辆清运车、20个末端处置设施等数据源,全面回答上海垃圾“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城投环境在前、中、末端分别建成信息化平台,实现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从机械化向数字化的蜕变。
2024年3月,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由此,上海进入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新阶段。记者22日获悉,城投环境制定了“无废企业”建设实施方案,探索“1+1+1+2+3+N”建设模式,即:打造1个“无废收运基地”,创建1个“无废工厂”,完善1套数字化平台,拓展2类固废收运模式,协同3种固废内循环,探索N项工艺优化。
据介绍,城投环境将把徐浦基地打造为智慧化、低碳化、人文化的“花园式”生活垃圾中端转运基地;将老港基地湿垃圾三期创建为全国领先的全生命周期绿色智慧的资源化无废工厂;同时,完善协同高效的全链条、全流程、全品类数字化平台,推进有害垃圾一体化收运和可回收物“环保管家”式回收新模式。城投环境方面介绍,将推进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建筑垃圾等系统内循环,探索新能源船舶和车辆、物流链优化、黑水虻养殖、干垃圾焚烧炉渣再利用等新设备新工艺。通过系列转型升级发展举措,城投环境将聚力为上海“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基层实践经验。
当日,城投环境与多个区的绿化市容局、生态环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持续助力各区打造垃圾分类2.0版;与江湾镇街道、中国石化、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为街道、企业、园区“无废建设”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环境服务;与城投公路、城投水务、城投控股、上海中心等“无废工地”“无废工厂”“无废社区”“无废商管”场景建设代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共建城投“无废集团”。
城投环境与多个区的绿化市容局、生态环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城投环境供图)经过三年的迭代升级,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置“智慧物流”系统22日上线,实现上海市中心城区每日近万吨生活垃圾收运处全链条、全覆盖、全追溯、全监管的“四全管理”,助力上海进入生活垃圾智慧管理新阶段。
据透露,该系统具有散装车辆预感知、车辆智能识别、集装车预调度等功能,有效提升中转站运行效率和集装箱周转速度;导入了国际港口码头和船队管理的最新数字化管理模式,依托智能识别、指令调度,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装运、精准配送、精细处置,集装箱箱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100%。
根据各末端处置场供料计划,该系统可实现最优配送,提升末端设施设备运转效率。遇到台风、故障等突发事件,该系统可提前评估预警,通过预制的多种作业场景模板,实现运输处置高度协同,增强垃圾运输处置过程韧性。(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