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9:03:07 来源: sp20241115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题:向着农业强国加速迈进——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农”发展成就综述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胡璐、郁琼源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大台阶,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业大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向农业强国迈进。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
秋天的田野,收获的气息越来越浓郁。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悦来镇双兴村,田间架设着微型气象站、病虫害监测仪等设备,一片片金黄的水稻随风轻摆。
“还有20多天就可以收割了,预计每公顷产量在9吨以上。”站在田埂上,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告诉记者,尽管前期遇到低温多雨天气,但通过及时田间管理,今年水稻长势不错。
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年产量仅2000多亿斤,1962年稳定在3000亿斤以上。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实施,极大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粮食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1949年增加1万多亿斤;粮食单产大幅提升,2023年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比1949年增加321.1公斤/亩。
9月10日,在西藏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拍摄的秋收场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晋美多吉 摄
既要吃得饱,也要吃得好。“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高,品种更加丰富。
果蔬产品多样,四季新鲜上市——
经济作物生产蓬勃发展。蔬菜水果琳琅满目,品质不断提升,并且实现跨地区、反季节供应,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更加丰富。
畜禽生产质效提升,肉蛋奶供应充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改革开放后,畜产品产量不断攀升。近些年来,畜牧业现代化、规模化进程加快,综合生产能力再创新高,2023年肉蛋奶产量超过1.75亿吨。肉类禽蛋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进入世界前列。
渔业生产繁荣发展,鱼虾蟹贝藻品种丰富——
科技创新推动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水产养殖迅猛发展,远洋渔业不断壮大,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取得实效。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占全世界的近40%,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50.48公斤。
近年来,温室大棚、垂直农场、智能农牧场、植物工厂等不断发展,拓宽了农业发展新空间,推动肉蛋奶、蔬果、水产品等供给持续增加,更好满足人们多元化食物需求,提升了“大食物”供给水平。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
农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把农村建设得美好,农民群众才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进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伍市镇普祝村,田间阡陌纵横,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民们种植富硒藕、富硒米,发展萝卜加工产业,开起农家乐。
“以前只有一条泥巴路,村里都是土坯房和茅草屋,臭水沟和垃圾没人清理。没想到这些年村里变化这么大。”80多岁的村民卢孔云说,环境好了,村里人气更旺了。
8月29日,在福建省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新村民”梅宏在打理自己经营的民宿外墙装饰花盆。新华社记者姜克红 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重整山河、发展生产,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乡村呈现新气象。
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持续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住房、饮水安全、道路等建设成效明显。十年来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0%。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
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等深入实施。各地累计建设村卫生室超过58万个,农村敬老院超过1.6万家,农村社区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过14万个。
一件件实事加快解决,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断建设,促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拓宽
走进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层层梯田环抱于山间,绿意掩映的山坡上,一座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错落分布,不时有村民和游客往来其间。
因为大山的阻隔,大寨村曾是贫困的代名词。随着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在多方帮扶下,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得到极大改善。梯田和民族风情带动了旅游业。“人均年收入从2003年不足700元发展到现在约4万元,日子越来越红火。”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余琼通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等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发展特色产业、支持外出务工、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各地各部门持之以恒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9月13日,河北省晋州市的农民在果园采摘鸭梨。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近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天津启动。现场设置了“津农精品”、京津冀优质农产品、内蒙古优质农畜产品等展区,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围绕大豆及豆制品、乳制品、牛肉等开展助农直播、发布惠农举措。
多年来,各地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2023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91元。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我国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和农民书屋工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近年来,各地由表及里培育文明乡风,组织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系列活动,不断提振农民的精气神,“村BA”“村超”等农民体育活动火爆出圈,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得到保护传承。
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积分制、清单制等务实管用的乡村治理方式得到推广,农村移风易俗持续推进。多部门联合创建了293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2968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一系列举措推动农民群众生活更加舒心、顺心。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重大任务作出系统部署。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正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扎实抓好乡村全面振兴各项工作,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三农”新篇章。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