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2:44:14 来源: sp20241114
谈哲敏 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性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教育、科技、人才重要交汇点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肩负的使命更加艰巨,承担的任务更加光荣。
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学府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京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重要指示和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国家为目标,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研评价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建立学业、五育、诚信三张成绩单,优化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推动“熔炉工程”五育项目落地落实。深化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建立以书院为单元的学习和生活社区,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本科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改革,在全国高校首次实现高中—高校接力育人的学分贯通体系。探索完善交叉学科博士培养机制,完善博士申请考核招考方式,充分发挥院系和导师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深化通识课程改革,开设“大美汉字”通识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紧跟人工智能发展趋势,首创“1+X+Y”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在教学内容、师资团队、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推动变革,以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学生人工智能素养。
二是优化学科建设格局。全面优化学科布局,深入实施“学科亮点工程”,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着力构建特色鲜明、文理工医协调共生、支撑发展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调整交叉学科布局,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培育与建设,增强交叉学科“催化剂”作用,积极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打造文理工医协同发展新局面。创新学科交叉融合机制和发展引导机制,瞄准国际前沿和学科发展趋势,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目标,启动相关专项计划,促进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发展需要,完善苏州新校区学科规划,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创新交叉研究科研组织形式,成立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进行学科交叉机构管理运行和学科交叉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
三是完善成果评价机制。深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深入开展破“五唯”行动,完善人才培养、教师考核及职称评聘、学术科研、学科建设等评价机制,重视教育教学实绩,强化教师教学评估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中的地位;改进教师科研评价,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推动分类评价向精细化发展;给予院系单位、科研平台激励分配实施自主权,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以及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学技术奖励的成果提升评价赋分值;针对文科科研特点,将咨政服务等成果纳入评价范围,优化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分类评价。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南京大学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实施“奋进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作用,在推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完善资源配置方式、提升开放办学水平、统筹多校区协同发展、推进管理提质增效等方面,持续增强改革意识,树牢改革思维,优化改革举措,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有力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