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1:14:48 来源: sp20241116
本报记者 朱松梅
秋日已深,城市漫步(Citywalk)的热度更高了,很多小街巷人流如织。
邀三五好友,一起穿街走巷,用双脚感受城市的文脉和律动。这种新玩法反映了城市的变化:更优美、友好,有丰富的场景值得人们漫步其中,细细品读。
打卡地如雨后春笋
“我父母那一辈旅游主要是去景区,提前很久做规划。Citywalk不一样,就是要享受那份闲逛的新奇和快乐。”27岁的安风说,城市漫步几乎没什么门槛——只需要一颗想出发的心,“这是最简单的,但也是最难的。”
难在哪儿?这个城市要够美、设施够友好,让人有出门遛弯的欲望。
安风的社交平台晒出了每个周末的漫步收获。有时是一座文创园、一面涂鸦墙,有时是街边的复古咖啡馆。更多时候,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花池,不知名的美貌花草恣意生长。
上周末,她和朋友暴走亮马河,打卡了二十四座跨河桥。登桥眺望,眼前的河水清浅宽阔,河畔草木叠翠流金,夹岸写字楼闪烁晶光。安风忍不住拍下一张亮马河俯瞰图,在朋友圈一下子获得了好几十个点赞。
最打动她的是一个细节。如同很多立交桥下的灰色空间一样,燕莎桥下也曾是被繁华遗忘的角落。如今,这里的小花圃宛如彩色溪流,绣球、月季、马樱丹、仙桃草等花灌木铺了一地。
几年前,亮马河还是一条游客稀少的小河沟。改造后,河畔文旅之风劲吹,不但有了游船、桥梁、花圃,还举办了茶香文化节、时装秀、艺术节等。逛累了也不怕,可直接在岸线台阶上席地而坐——台阶高45厘米,是人们屈膝落座时最适宜的高度,如此精巧的设计,当然不是无心插柳。
近几年,持续不断的城市更新让京城拥有了丰富的文旅场景,好看又好玩。大到亮马河、首钢园、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小到一块绿地、一面网红墙,都成为漫步路线上的好去处。
打通慢行小路网
人们常用“宽阔、笔直”来赞美一条路。但对于Citywalk的拥趸来说,他们青睐的道路却恰恰与之相反。
“舒适、安全的小尺度空间,才是城市漫步的理想路线。”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李琳告诉记者,在这些小路网间穿行,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慢下脚步,去发现城市之美。
前不久,三里屯路的慢行系统打通了,总设计师正是李琳。眼前的三里屯路尽展秋日美好,路侧是三排冠盖亭亭的国槐和法桐,行道树下植入了一条慢行道,以芒草和花境与机动车道相隔离。小街闹中取静,一路绵延2.5公里,步行可去往通盈中心、太古里、三里屯3.3等多个商业体。
李琳说,设计师们希望保留林荫的特色,在不砍伐哪怕一棵树的前提下,开辟机非隔离的慢行道。她和同事们花了半年时间与各方沟通,最终方案堪称螺蛳壳里做道场:在树木间距过窄的路段,变换了道路断面形式,保证慢行系统全线贯通。
老话儿说“宽街无闹市,窄巷存旺铺”。近年来,王府井、三里屯、丽都、国贸等商圈周边,都在陆续建设高品质慢行系统,希望人们能放慢脚步,暂作盘桓,商业的繁荣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将慢行系统比作蜿蜒的长线,被它串起的公园就如同一粒粒珍珠。在拆掉围栏之后,北京的上百座“无界公园”最近迎来了首个秋天。
最近,万泉河立交桥旁的海淀公园被浓浓秋意浸透了,数百株银杏、银红槭、火焰卫矛等乔木,涂上了酒红、姜黄和墨绿。公园负责人车建国介绍,海淀公园共拆除围栏1.9千米,“很多人一边走一边拿手机拍照,不知不觉就走进公园了。”
与城市深度对话
城市漫步就是遛弯儿吗?在胡同爱好者程知意看来,并不完全如此,“Citywalk的真义是用双脚丈量城市的文脉,跟她深度对话。”
与一座古都对话,游线上少不了的自然是古建老宅。
天坛公园北侧,一幢二层小楼沉稳精致,是不可多得的建筑精品,它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同兴和木器店。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那里一度成为职工宿舍,后因年久失修被判定为危房。
百年木器店明珠蒙尘,这些年来,周边虽人来车往,却鲜有人知道它的历史,更没有机会走进欣赏。直到不久前,小楼完成修缮并举办了“中轴风韵 大国华章”展览,程知意才得以走进参观。从天井向上望去,挂檐板、木楼梯、木雕花窗,檩、梁、椽交错,彰显着中国传统木结构的方正严整、精美灵动,令人震撼于眼前的古建之美。
眼下,核心区越来越多的老建筑完成修缮。颜料会馆、泰安里、清化寺等建筑还开展了活化利用的探索,让古建焕发新生。
年轻人穿街走巷,感受文脉的同时,更感受着难得的松弛感。就拿前炒面胡同的一处文化空间“可能有书”来说,共生院的一部分腾退修缮后,260平方米的空间中引入了书店、画廊、咖啡馆、自习室,甚至还有包子铺。
包子是胡同里的阿姨亲手包的,葱香酱肉和芽菜馅儿的。手里的包子热腾腾,“心情也连带着热腾腾。”程知意说,“这大概就是跟美好不期而遇的感觉。”(北京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