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3:04:56 来源: sp20241116
写戏要聚焦于“人”,力求剧中人都是内心丰富、情感真实、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这一个”。这样,作品才有可能展现闪烁着现代思想光芒的人文关怀,才有可能流传久远。
为了打动台下的人,就要写好台上的“人”。为了写好台上的“人”,就要关心生活中的人。剧本上的文字,能够令演员、导演等一系列戏剧创作产业链上的工作者付诸实践,创造出活灵活现立于舞台之上的人,才是合格的。
编剧下笔之前须想到舞台上的“两种人”:第一是作品中的人物,第二是上台表演的演员。在文本与舞台两个层面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是编剧的责任。
先说作品中的人物。剧本属文学范畴,“文学就是人学”,写好了一个或几个人物,就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风貌、一个社会的状况。文学需要创造活生生的人物,剧本自然也不例外。
剧作者要关注的,首先是“人”,写好了“人”,就写好了戏。为了打动台下的人,就要写好台上的“人”。为了写好台上的“人”,就要关心生活中的人。写古人也需了解今人,因为人性人情相通,写古人的戏也是演给今人看的。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情节如树之主干,细节如干上枝叶,如果只有情节而缺乏鲜活的细节,人物会因为简单而不可信,戏也会枯燥乏味。有情节又有丰富的细节,人物才会活络生动、剧作才会有情有趣。剧本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都应有鲜明的个性。其个性还要随着矛盾的发展、事件的变化而发展变化。试看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有扎实的情节支撑和丰富的细节描写。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林黛玉、贾宝玉、刘姥姥,觉慧、觉新、鸣凤,骆驼祥子、虎妞……这些形象哪个不性格鲜明?哪个身上没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归根结底,写戏要聚焦于“人”,力求剧中人都是内心丰富、情感真实、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这一个”。这样,作品才有可能展现闪烁着现代思想光芒的人文关怀,才有可能流传久远。
概念空泛的人物、虚假的故事、空洞的说教创造不出好看的戏,只会把观众推得更远。编剧行文落笔时,目的不是要奔向一个既定的主题,而是奔向一个个活生生的、自己“认识”的“人”。要去尊重他、关怀他,同情他的命运,为他鸣不平,苦他所苦、乐他所乐。当这个“人”在作品中栩栩如生时,作品的主题会自然显现,作品也就此完成。
剧本完成之后,付诸演出实践,也就到了我们要谈的第二点,所谓下笔前就要想到的“台上的人”,即演员。编剧要懂得舞台和表演,要为演员着想。如果只是写好了文本中的“人”,那么剧本只是文学作品,只有编剧所写在剧本上的内容,能够令演员、导演等一系列戏剧创作产业链上的工作者付诸实践,创造出活灵活现立于舞台之上的人,剧本才是合格的。
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特点,而戏曲人物还有行当之分,演员还有“四功五法”基本功的高低优劣。我有一个戏,在作为川剧演出时,我写的剧本提供给演员的动作就多些,唱就少些,因为川剧非常注意表演程式和身段技巧,常常唱、做、念、打、舞融为一体。换作以唱见长的评剧时,我就在剧本中规定演员用唱表达情感比用动作多些。我还曾有一个戏,初演时,小生基本功好,花旦唱功好。我在剧本中就尽量把可以用动作表现的情绪提供给小生,而多写好词让花旦去演唱。后来重排此剧,换了一批演员,花旦是个“全能型”演员,那我就改写一番,把唱做念舞更多地集中在花旦身上。
在很多情况下,编剧创作时还不知道哪个剧团哪个人会演自己这个戏中的哪个角色,就先按戏剧的常规,按人物性格的必然去布局台上演员的唱做念打(舞)。从这布局的艺术手法,便也可见编剧水平的高低。
我刚到成都市川剧院工作时,前辈就告诉我,戏曲编剧一定要懂戏曲舞台。我采取了一个笨办法:背戏。抗战后的陪都重庆,话剧盛行,我的大哥还当过话剧的“演出者”(今之出品人)。因此,十三四岁的我几乎每晚看戏,竟背下了《天国春秋》《日出》《风雪夜归人》等剧的全部台词,记下了每个角色的动作表情,于无人处独自模仿。我就这样初识了舞台,初学了表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前期,是古典戏曲的鼎盛时期。剧院每晚有演出,周日和节假日还要加演日场。若有心学习,机会很多。我一场不落地反复看那些精彩的折子戏。看时,用心记下其舞台调度,然后问自己“为什么”这样调度,同时记下演员的动作表情,不断品味甚至模仿。我用少年时的“背戏法”,去体会戏曲舞台和戏曲表演,再辅以读书学习,勤加请教,便逐渐明白了戏曲的基本美学和表演的基本规律。
对文学专业出身、没有舞台历练的青年编剧来说,熟悉舞台、懂得演员表演,应是第一课。只有懂得了舞台和表演,下笔时才能在胸中了然场景安排,看得见自己笔下的人物在舞台上将是什么状态;才能在写作中提供适合演出的舞台空间,也会给演员提供表演的用武之地。这样写出的戏,演员喜欢演,剧团喜欢排,观众也喜欢看。
戏曲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艺术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在国外的演出,倾倒过无数外国观众,谢幕时,他们常常激动得又是跺脚又是鼓掌,演员们往往十多分钟下不了台。在各类文艺形式繁荣发展、多元艺术并存的当今,以戏曲为代表的中国戏剧正在并将继续创造新的辉煌,这对我们编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中国戏剧人当拥有前所未有的使命感,去细致、真实地描摹时代的奋进、人民的喜悦。
(作者:徐棻,系著名剧作家,“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