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声音)

发布时间:2024-06-05 05:37:27 来源: sp20240605

  吴桂英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不断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长沙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在打造“三个高地”上持续用力,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奋勇争先。

  围绕研发中心集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当前,围绕科技创新的竞争与合作不断加深,这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长沙科技创新基础良好、优势独特,在《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跻身全球前30强。我们认真落实湖南省委、省政府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相关要求,坚持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通过深度联结全球科创资源来打造科技研发新引擎、创新要素集聚地。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组建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建立规模超百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群、加强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

  围绕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我们高度重视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创新链,推动高校院所、大企业和相关产业链协同发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壮大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积极开辟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先进储能材料等新赛道。2023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超44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超过3%;自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启动以来,长沙已攻克18项国际领先技术和自主可控技术。实践证明,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不断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围绕创新生态提升,促进生产力要素高效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我们坚持把最优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把最好配套留给创新企业、把最美风景留给科技人才,构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1+1+N”政策体系,建立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人才创新创业解决后顾之忧、创造更好条件。近3年,我们出台实施多项激励措施,引进各类人才86.6万人。培优发展环境,带动要素资源集聚,可以激发出更加蓬勃的创新创造活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征程上,我们将加快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高能级产业集群、高层次人才队伍、高效能成果转化体系、高品质创新生态,促进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顺畅流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本报记者  吴齐强  颜  珂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1日 05 版)

(责编:袁勃、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