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非合作)非洲青年中国学医记

发布时间:2024-11-16 10:30:34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社 福州9月2日电 题:非洲青年中国学医记

  作者 叶秋云

  “我小时候看过很多中国电影,电影里的服装都非常漂亮。”来自南非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生陈星(Chen Star),尤为酷爱汉服,“刚来的时候,学校带我们去体验汉服,太美了”。

  2018年9月,陈星就读于福建医科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正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各科室轮转实习。

8月29日,来自南非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生陈星推着换药车,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里匆匆而过。  中新社 记者 吕明 摄

  说起自己刚来福州时的懵懵懂懂,陈星告诉 中新社 记者,她是从学习汉语开始了解中国的。“很多词语、成语的用法用错了,就容易闹笑话。”

  活泼、开朗的性格,让陈星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我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碰到正在手工做发簪的女生林婉茹,就过去夸她。”后来,她们成为好友,林婉茹送的三根发簪至今被她珍藏。

  出于对中华传统服饰的喜爱,陈星回南非时会网购一些发簪带回去送给朋友。受她影响,她在南非的朋友也喜欢发簪、汉服。“有一个朋友每次用发簪,都会拍照给我,可见她是真的喜欢。”

  在医院消化内科病房里,来自尼日利亚的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生谭明(Temichristy Dennis Obitulata)正跟着住院医师柯俊查房。

8月29日,来自尼日利亚的医学生谭明(后)跟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柯俊(前)正在给患者做胃镜检查。  中新社 记者 吕明 摄

  “这把伞的伞面画着一个小男孩和一只小猫坐在草地上,抬头看着蓝天。”对中华传统文化尤感兴趣的谭明,在宿舍里收藏着一把亲手制作的油纸伞,“小男孩仿佛就是远渡重洋求学的我,对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想象。”

  今年是谭明到福建求学的第五年,他正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习,明年也要毕业了,“我想成为一名医生”。

  谭明告诉 中新社 记者,之前在巴巴多斯一所医学院学习了三年,后听朋友推荐,便报考福建医科大学。“来了之后,我发现这里不仅能学习医学,还可以开展医学研究,简直太棒了。”

  作为队长,带队参加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获银奖;担任班长,组织团体活动;做志愿者,赴养老保健中心关爱老人……从不会说中文的外国人成为“中国通”,谭明说,五年以来只回了一趟家,去年8月回尼日利亚的时候,竟然还有点不习惯。

  谭明与陈星的相识,是因为陈星妹妹陈恩准(Chen Lucky Angel)与谭明同班。陈恩准现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习。

谭明(左一)与陈星(右四)是在福建医科大学认识的好友,目前都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实习。  中新社 记者 吕明 摄

  “我妹妹是我来福建读大学的第二年过来的。”陈星笑称,妹妹和她在一起,父母很放心。“今年毕业后,我们准备回国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后续会去社区医院工作;如果继续考研究生的话,我还会选择来中国。”

  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及中非合作论坛等机制引领下,中非人才培养合作蓬勃开展。目前,福建医科大学有非洲留学生78名,来自南非、尼日利亚等22个非洲国家,大部分就读临床医学专业。

  面对中国智慧医疗的迅猛发展,陈星感慨道,机器人手术对患者和医生的帮助非常大,可以更精准、更微创地进行手术操作,“希望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也能快速进步”。(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