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4:34:56 来源: sp20241116
对话人:
李 拯 本报评论员
陈立民 新华日报评论员
李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提到“走在前”,就不能不提江苏昆山。昆山一直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县域经济的成功典范,而今年恰逢昆山开发区创办40周年。
从苏州的垫底县,一跃成为全国的最强县,“昆山之路”引人瞩目也引人深思。背靠上海、位于长三角,特殊的区位优势固然重要,但具有区位优势的地方不在少数,昆山率先脱颖而出,至今在县域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创造了多个第一。“昆山之路”潜藏着哪些独特的成功密码?
陈立民: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互成就,书写了“昆山之路”的动人篇章。1984年,不要上面给“名分”,不要国家给投资,昆山辟出一块3.75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富规划、穷开发”的思路,自费建设开发区。主动改、大胆试,昆山凭借这个开发区很快就实现了工业从0到1的突破,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
如今,昆山集聚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万个外资项目,以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全国2%的进出口额。首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首创举办外商独资企业、率先实行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改革……昆山以深化改革增强开放吸引力,以扩大开放激发改革行动力,形成了改革与开放的互促共进,通过自觉融入和服务发展大局,持续释放澎湃活力。
李拯:一城之内聚集千余家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无中生有”打造“国际咖啡产业之都”,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展现着昆山创新创业的蓬勃活力。“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企业”,这是昆山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座右铭。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问题上,昆山的经验是什么?
陈立民:昆山的发展一直被视为政府与市场“强强联合”的典型。政府的“强”体现在强服务上,体现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上。40年前,昆山引进第一家外商时,干部跑省进京累计100多次,为企业办成手续。从1998年起,昆山每年提出一个新的服务主题,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最强比较优势。
新时代以来,“昆如意”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一窗办理、集成服务”的办理模式,已经涵盖13个部门,369项服务事项;投资建设项目线上免证照、不见面一网办,线下面对面、肩并肩帮代办,审批周期压缩60%以上,实现“拿地即开工”。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让数以十万计的经营主体如繁星颗颗闪亮。
李拯: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昆山之路”三评》文章,总结昆山走出发展新路的启示,提炼出“向自己要钱”“都靠自己动脑子、花力气去办”等观点,让“昆山之路”为全国所知晓。其实,纵览昆山的发展过程,一直有那么一股子“不等、不靠、不要,敢想、敢闯、敢干”的精气神,积极主动破难题、独立自主谋发展。从方法论上看,“昆山之路”的经验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陈立民:内部挖潜,主动作为,是刻在昆山人骨子里的基因。首先,没有等靠要的想法,而是积极主动创造条件。从最初的“星期天工程师”、合办联营企业,到抢抓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战略机遇,再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昆山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主动谋划、靠前对接,进而找到一地所长与国家所需的结合点。
其次,认识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做到扬长补短、发挥比较优势。昆山在发展之初把毗邻上海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并积极补足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短板,随着产业升级而不断锻造新的竞争优势。
最后,矢志创新、超越自我、永不僵化。如今昆山早已不是代工厂的代名词,而是持续向“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将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李拯:更好服务国家大局、把握国家政策,蹚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获得“万物皆备于我”的主动性。中国是一个大国,大就大在幅员辽阔、各地千差万别,如果每个地方都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那就会把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能都激发出来,汇聚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陈立民: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的重大使命。昆山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以科技创新的“领先一步”,实现产业发展的“领先一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理念上,昆山“想他人没有想过的招,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继续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发展的难题,实现固“本”兴“新”;在路径上,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在开放上,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以积极主动的状态、久久为功的定力、一往无前的决心,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一定能把“昆山之路”延伸到未来,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9日 05 版)
(责编:赵欣悦、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