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1:23:42 来源: sp20241119
中新网 厦门1月25日电 (彭莉芳)退潮时分,在厦门市翔安区下潭尾红树林公园的滩涂上,一组由红树林勾勒的地标景观露出海面,郁郁葱葱,颇为壮观。地标景观寓意“我爱中国”,纷至沓来的游客,在暮色中拍照“打卡”,偶尔惊起白鹭一片。
时至今日,面对这一景致,该地标景观设计者卢昌义,依然会慨叹红树林生态修复带来的变化之巨。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记者 贾天勇 摄从一片泥滩到复绿重生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陆交汇地带,是以红树植物作为主体的一种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被称为“海岸卫士”。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位于厦门环东海域东北角、同安湾湾顶,海水与淡水相交汇处,为红树林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然而,由于过去饱受围垦、无序的水产养殖等影响,湾区内荒滩杂乱,河水和海水污染严重,原生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侵袭,对沿岸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厦门为此实施了一系列红树林生态修复项目,从2005年开始,委托“中国红树林之父”、厦门大学林鹏院士带领的厦大红树林科研团队,成功培育种植了约5公顷实验林。
基于实验林的成功经验,厦门分两期实施下潭尾红树林生态修复。一期通过退养清滩、水道清淤、围堰造滩、红树种植等举措,修复红树林44公顷,主要树种包括秋茄、桐花树、木榄等;二期新增种植红树林36公顷,主要树种包括桐花树、秋茄、木榄、红海榄等。
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记者 贾天勇 摄今年78岁的红树林专家卢昌义,是林鹏的首位研究生。多年来,卢昌义常到下潭尾红树林,开展科学养护、红树林生物多样性及湿地公园景观提升等工作。
“看起来是景观,其实里面是生物多样性。”卢昌义说,得到保护的红树林,成为食物链的一个环节,修复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给鱼虾蟹及鸟类一个活动、栖息、觅食的空间。
但修复生态,不仅是“种树换面积”。他说,自己做的工作,就是尊重科学,把海洋生态文明,融入到红树林的建设中。
目前为止,国内红树林大部分呈带状,或种植在整片海湾滩头上,但下潭尾的红树林却是呈片状分布,卢昌义解释,这是根据当地地势较高的特点进行的轻微改造,“让自然的生命受到的干扰最小化”。
造林时,部分规划种植的区域,难以达到红树林需要的滩面高程,且水流急,冲击力大,影响幼苗初期的发育,卢昌义灵机一动,将红树植物的胚轴用橡皮筋绑在筷子上,既抬高胚轴的高度,便于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够让它们不易被海水冲走。
经过十余年科学恢复种植,在全球红树林加速消失的大趋势下,下潭尾的大片红树林复绿重生,水鸟鱼蟹纷至沓来。据统计,一期工程结束后,下潭尾红树林已恢复约44公顷,红树林生态修复区内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的物种数提高2.4倍,生物量提高3.6倍。
从红树林到“金树林”
靠海为生的人,如今都知道红树林的好。但种下红树林后,并非一劳永逸。
“不仅种好,更要管好。”厦门市海洋发展局项目建设负责人余炎烽表示,因为红树林整个系统的特殊性,需要不断地跟踪监测。
为此,厦门依托已建成的引育种中心和海洋监测中心,完善现有监测体系,加强红树林生态监测评估,重点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保护修复,扩大种植面积;委托科研团队,进一步研究红树林固碳能力,提升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杨盛昌说,不了解红树林之于城市长远意义的人,会误会红树林“挡住”经济建设或旅游。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除了生态效益,生态公园周边整体投资和人居环境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给厦门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可能。
如今每逢节假日,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这个过去“大家不愿意来”的地方,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点。据官方数据,游客最多时可达每天4.6万人次。今年1月,公园顺势推出全国首个红树林生态科普数字实景剧本游,吸引公众尤其是新世代共赏红树林生态之美。
更显著的改变是,厦门环东海域的生态修复,带动近年同安湾发展迎质变,一个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在同安新城拔地而起,成为整个厦门市最具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增长极。
同安新城片区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郭三温说,这十几年的发展说明,高水平的生态修复和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在杨盛昌看来,若想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将红树林变成“金树林”,作为海湾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的下潭尾,未来还有很多路子可以探索,如红树林碳汇项目开发、加强碳汇经济基础研究等,“红树林碳综合能力非常强,有数据显示,潮间带的红树林碳固定能力是陆地森林的10倍”。(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