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5:39:19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盐城4月30日电 题:大学生留乡组建植保无人机飞防团队 累计作业50多万亩
作者 谷华 周古凯
4月30日上午,在江苏盐城大丰站西侧的麦田里,三个年轻人用植保无人机在麦田上空喷洒农药,预防赤霉病的爆发。10分钟后,植保无人机稳稳降落下来,一人换电池,一人拿喷枪向飞机的塑料箱喷灌农药。手握植保无人机遥控器的青年叫王超,是这个飞防团队的负责人。最近,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阶段,他们应客户之约,在盐城大丰、东台和南通海安等地奔波作业。
王超和小伙伴操控植保无人机为麦田喷洒农药。周古凯 摄王超是盐城大丰人,在大学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他家是传统务农家庭,种了20亩柿子树,植保机打农药是关键一环。植保无人机兴起后,他对植保飞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8年毕业后,他参加了大疆农业的飞防技能培训,决定留乡创业。
学了技术,没有工具,怎么办?一台植保无人机算上配套要7万元左右,加上运输车辆,得投资15万元。当时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王超只能找亲戚朋友凑了买植保无人机的钱,然后自己贷款买下配套的车辆。
第一年干飞防,苦头没少吃。有一次,一个种田大户让王超打水稻杀虫剂,先给了他20亩地试试手,结果他打了好几遍,效果都不行,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人工费都没敢收。王超心里不服气,找来很多药理的书籍开始补课。“刚开始总觉得飞防这活,把无人机操作好就行了,后来才发现药物配置很重要。”那段时间,王超天天钻研相关书籍,还不时去请教懂农药的老师傅。
随着订单的增加,王超逐渐变成了飞防药剂的行家。他又去找那位种田大户,对方还是先给20亩地让他试试。这次他成功完成任务,一下子争取到了近4000亩的作业订单。
2020年,在家人的支持下,王超成立了飞防合作社,又买了3台植保无人机,并邀请几个大学生入伙,组建飞防团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团队终于初具规模,现在一年能完成8万亩的作业量。
“很庆幸选择了飞防工作,对于我们留乡的大学生而言,这是一条能够实现梦想的道路。”王超说,从事飞防工作这些年,他和团队东奔西跑,为盐城、淮安、南通等地的家庭农场和部分大型农场服务,累计植保飞防50多万亩。服务范围除了打农药,还为家庭农场等大户撒肥、播种,冬闲时用皮卡送货,年营业收入超30万元。
团队的壮大,让王超倍感肩上的责任,也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对未来的规划,他希望能以无人机为平台,开始数字农业的本地化拓展,让当地农户家家都能实现稳产丰收。(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