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居民横琴生活“攻略”:来得了,留得下,过得好

发布时间:2024-11-14 11:46:40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社 珠海11月9日电 题:澳门居民横琴生活“攻略”:来得了,留得下,过得好

  作者 张杨彬

  自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以来,琴澳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在横琴,澳门青年研创科技,掌舵企业;澳门老人惬意生活,安享晚年。

  截至今年9月底,在合作区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超过七千人,澳资企业逾五千家......8日, 中新社 记者跟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中采访团走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探究澳门居民横琴生活“攻略”。

  往来渠道更畅通,跨境执业更便捷

  “我住在澳门,在横琴工作,下班回家20分钟就够了。”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创办人郑益伟笑言,常常是住在珠海市区的同事还没到家,自己就先到澳门了。

11月8日,AHA港澳青年孵化中心创办人郑益伟接受记者采访。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

  融合发展,交通先行。今年9月,横琴口岸二期工程客货车“联合一站式”部分查验通道启动试运行,粤澳两地五家口岸单位首次在同一通道、同一平台上完成对通关车辆及人员的联合查验,车辆通关时间缩短至不到2分钟,极大便利了“双城生活”的居民。

  除了交通领域不断释放利好,跨境执业方面也更便捷。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副局长冯方丹介绍,目前,澳门的社会工作者、15类医疗人员及建筑、旅游、法律等专业人士,可以在横琴的相关企业与机构依规执业。“我们还打造了就业对接线上平台,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服务好更多想来横琴就业的澳门青年。”冯方丹说。

  “马路两边,一边研学,一边创业”

  2014年,澳门大学迁入位于横琴的新校区,面积比原来扩大约20倍。从上空俯瞰,澳门大学东侧是仅有一水道之隔的澳门;西侧跨过一条马路,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产学研基地——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澳门大学的不少科研成果在这里实现商业转化。

11月8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中采访团来到位于横琴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

  “智慧城市、先进材料、中医药大健康等澳门的优势学科都能在这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代院长陈国凯说,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想要做出优势,还需结合琴澳特色和本土需求进行创新。他举例,研究院中智慧城市研发中心的相关项目,配套研制了台风预测推演大数据系统,为类似澳门的半岛、海岛及沿海城市贡献防灾减灾智慧方案。

  除了研究院代院长,陈国凯还在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担任教授。“过去我们在澳门从事医药研究,由于海关政策、运输时效等因素,想要拿到内地的生物样品比较困难。”他表示,如今在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全国各地的样品都能送到实验室中,极大提升了研究效率。

  优化社会服务,琴澳民生深度融合

  理发、吃饭、看电影、做香囊......走进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到处是欢声笑语,各地方言萦绕耳畔,仿佛一个“大家庭”。

  澳门街坊总会在横琴共设有四个社区服务点位,“我们希望能把澳门的社会服务管理经验、育老育幼服务经验带到横琴,也帮助在此生活的澳门居民适应、融入横琴生活。”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助理主任陈伟良说。

  “我们每天会接待八九十位居民午餐。横琴60岁以上户籍人口,三元(人民币)一餐,80岁以上免费。在横琴办理了居住证的澳门同胞享有同等价格。”陈伟良介绍,到此吃饭的居民大多不是因为便宜,经济需求是其次,社交需求才是首位。“澳门是个社团社会,澳门人习惯在社团中生活。他们在服务中心交朋友,共同参与活动,这是一个两地文化深度融合的过程。”

11月8日,澳门老人梁爱花在位于横琴的澳门街坊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做义工。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

  63岁的梁爱花在澳门退休后搬到横琴生活已有三年。经常到中心做义工的她是这里的熟面孔,周围人都爱叫她“花姐”。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刚刚熟练地帮一位老人理完发。“能贡献一份力量,能帮助到别人,我很开心。”她也常向澳门的朋友介绍横琴生活,“很多人只要来横琴一次,就爱上这里了。”

  采访当天,正是服务中心成立四周年。用简体字、繁体字书写的祝福贺卡挂满墙面:“四岁生日快乐!”“祝琴澳越来越好!”(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