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2:44:53 来源: sp20241114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
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 杨 耕
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这一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思想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问题,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马克思一生的主要理论活动是在德国、英国、法国等国进行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立足中国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涵,从而使中国人民不仅从科学真理上认同马克思主义,而且从文化上认同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是建立在抽象的“必须”上,而是确实存在这种结合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种“高度的契合性”,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前提、理论依据,是两者相结合的内在规定性。我们应当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为思维坐标,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使两者融为一体,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个新的文化生命体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精神生产和文化创造有其自身特点,可以通过对不同文化形态合理因素的吸收、消化和再创造,造就新的文化形态。事实证明,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形态一定是突破了单一的文化系统、博采众长而创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阐述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的论断,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开辟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文化空间。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须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能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也不能搞全盘照搬。”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集中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比如,西方马克思主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根据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变化,把西方的社会危机理解为西方现代性的危机,把西方现代性的危机又理解为一种深层的文化危机,由此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而且这种文化批判贯穿在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等基本领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批判理论。尽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甚至在某些方面偏离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但它对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分析,对资产阶级文化霸权的批判,对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强调,能够启发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西方现代化及其文化的本质特征,同时也能够启发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及其文化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必须反映、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在当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真正在世界文化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真正成为一种世界文化,就不仅要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要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作为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本身就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不仅应当反映、体现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且应当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从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文化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极大深化了对中国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篇章,昭示着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动能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 于运全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不仅为新时代新征程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也对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历史、领悟中华文明、感受中国脉动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蕴含着开放包容、博采众长的文明基因。与西方学者宣扬的“文明冲突论”截然不同,我们倡导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才能让世界春色满园。”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以及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提出“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一倡议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充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契合了世界各国普遍关切,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了文明互鉴和文化合作,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历史背景下,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尤其需要文化文明的引领和滋养。应当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建立系统长效机制,统筹构建全球文明对话网络。加强系统性设计,统筹各层级、双多边文明对话交流合作机制建设,构建多主体、多机制、多领域、多内容、多形式的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及其行动计划要点,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真诚对话,加强各国价值理念和方法经验的分享,实现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有效发挥青少年群体的作用。充分调动科研机构、高校、媒体、企业、公共部门、民间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积极性,重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相关主体在文明交流中的促进作用,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格局。重视青少年主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跨文化传播中的内容选择、呈现形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宜向青少年群体侧重。依托“国际青年领袖对话”“国际青年中国行”等现有国际青年项目,邀请国际青年赴华交流,促进中外青年思想沟通,加深相互理解。着眼青年群体国际人文交往诉求,不断推出青年跨国交流品牌项目,以文化、艺术、教育、体育为纽带牵线搭桥,培育壮大知华友华后备力量。
加强内容和内涵挖掘,系统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科学分析、系统阐释、有效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生动、形象展示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核心要义。深挖全球文明倡议的精神内核和伦理支撑,从文明交流互鉴、全人类共同价值、文明传承创新、人文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刻阐述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内涵和世界价值。系统建构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符号系统,基于中外利益的共同点、话语的共通点和情感的共鸣点,将中华文明、中国故事与海外受众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传统充分结合,寻求中外文明传播的平衡点,全面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积极创新形式和渠道,不断拓宽交流对话路径。积极适应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时代的新要求,推动大数据、5G、虚拟现实、元宇宙、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转化和集成运用,创新技术运用场景,推动移动化、智能化、视觉化和平台化的国际传播全媒体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文明交流对话的路径和形式。以文化基因塑造IP,以文明元素打造品牌交流平台,吸引更多普通民众参与文明交流对话与互动,提升国际传播亲和力。充分发挥人际传播和面对面交流的作用,利用好兰花奖评选、文明对话等交流活动,以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中国图书中心等交流平台,增强国际传播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深入开展区域国别研究,持续做好精准国际传播。2023年,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23国民众开展中华文化认知调研。调查发现,受访者对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平均认可度达到92.8%,发展中国家和全球18—35岁受访者好评度更高。应当针对不同国别与地区的文化土壤,系统推进文化与跨文化传播专项研究,结合个体文化需求差异,以地区为单位,研讨细分化和个性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实现精准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有效性。
发挥优势 突出特色 扎实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 承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如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擘画、推动浙江文化建设的论述与探索,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多作贡献,是浙江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一、深研细悟,系统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浙江工作期间对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围绕文化建设进行了系统性思考和创造性实践,在省域层面深刻回答了事关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一是突出文化在全局中的战略性作用。习近平同志十分注重从文化深处思考全局问题、从战略全局谋划文化工作,20多年前就富有远见地重视文化的战略性、引领性力量,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纳入“八八战略”,一体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和文化建设。二是擘画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布局。着眼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撑,2005年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全会,对文化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推进“四个强省”建设,构建起浙江文化建设的“四梁八柱”。三是升华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同志围绕理论舆论、文化文明、内宣外宣、阵地人才等各项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论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基本原则,从省域层面阐述了文化建设的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方法论。四是引领文化建设的变革性实践。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浙江文化建设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西湖、大运河、良渚申遗成功,“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形成重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推进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战略谋划和实践探索,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是内在相通的,为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
二、发挥优势,积极探索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的浙江路径。
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须统筹各方力量,浙江将发挥省域独特优势,进行深入探索。一是发挥理论优势。任何科学理论的出现,都是过程与结果的辩证统一。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既要把握“全貌”也要观照“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从战略意义、内涵要义、发展规律、实践体系、方法路径、制度保证等各方面对推进文化建设作出系列重要论述,彰显出鲜明的文化战略性、主体性、引领性、创新性。要通过回望回溯历史场景,充分感受习近平总书记思考决策背后的深谋远虑,体会其风范情怀,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二是发挥人文优势。浙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革命红船启航地。“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透过良渚文化,能够更加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伟大起源、发展脉络和突出特性。浙江将持续推进文明之源大遗址保护群、世界文化遗产群打造,深入实施文化研究工程,统筹推进上山、良渚、大运河等文化发掘研究,吴越、宋韵、阳明等文化传承发展,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等研究传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研究上积极探索。三是发挥实践优势。浙江肩负着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任,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鲜明特点。我们将紧扣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实践,积极开展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人文与经济等重大课题研究,深入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文化根基和文化意蕴。
三、突出特色,争创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的省域范例。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的重大使命,浙江省委制定实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浙江探索“十大行动”,重要任务就是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阐释省域高地。一是做好文献整理研究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文化建设中走过的“足迹”、擘画的“印迹”、牵挂的“心迹”,蕴含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浙江通过系统梳理文献资料,已形成丰富的素材库、案例库,启动实施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重大课题研究。二是做好文化实践总结大文章。浙江20多年来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实践,是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富矿。依托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传播工程,浙江将用好“第一视点”专栏,推出系列重磅理论传播作品。同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研究赓续历史文脉的长效化路径。三是做好文化展示交流大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放眼世界、引领未来的科学理论。浙江将用好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良渚论坛等平台,建强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发挥国际传播中心、“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展示馆等作用,全面展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探索与实践的成果,并从“人类知识的总和”大视野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全人类共同价值等理念主张,立体展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魅力、文明意义。
在保护文化遗产中赓续中华文脉
南京大学教授 姚 远
保护文化遗产,赓续中华文脉,是炎黄子孙的崇高责任,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使命和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许多前瞻性的思想和观点,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保护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基本任务、重大关系、保护理念、工作体系、制度保障、国际合作等问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是关于基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挂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上。”要发挥文化遗产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关于重大关系。对于“保护与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合理利用,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对于“保护与发展”,要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对于“保护与开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三是关于保护理念。倡导推动系统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倡导加强老城保护,强调“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是最宝贵的东西,不能因为浮躁、无知而破坏掉”,老城不能再拆;倡导保留历史原貌,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
四是关于工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充分挖掘具有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的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关于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发展经济和保护文物都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要依法管理保护,加强执法督察,对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多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让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六是关于国际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文化遗产领域国际合作”;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强调“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落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精神,秉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在着力构建保护体系、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构建大保护格局方面,应大力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切实将一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纳入保护范围;加强文物古迹、古老建筑、名城名镇、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在着力健全保护机构、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体制改革方面,应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统筹协调,解决政出多门、衔接不畅问题;各级宣传部门履行统筹协调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职责,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统一监管试点。
在着力完善保护机制、加强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方面,应推动在全国实施地上地下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先考古、后出让”的保护前置机制,防止建设性破坏;建立以居民为主体的长效保护机制,让历史街区“留人见物有生活”,让传统村落呈现“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
在着力筑牢法治保障、加大督察力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方面,应积极推进文物保护法修订,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加大保护督察力度,尽快建成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体制机制;大力推动社会参与保护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在着力推动文明互鉴、加强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应将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作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提供更多国际文化公共产品;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双边多边国际合作。
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要正心诚意、真抓实干,用更完善的保护体系、更强大的保护机构、更科学的保护体制、更严密的法治保障,全面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才能更好赓续中华文脉。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3日 07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