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1:41:28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社 长春12月15日电(记者 郭佳)近日,中国首个人权学博士点落地吉林大学。吉林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主任何志鹏15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表示,它像一粒种,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也把人权的精神理念、研究成果、优秀人才输送到世界。
此前,中国有些高校设有“人权法学”博士点,其与“人权学”一字之差,意义却大有不同。何志鹏介绍,前者是从法学的视角观察和思考人权问题,局限于法学的学科范围;后者则扩大了探讨和分析的视野,将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美学等视角也纳入其中,是更强调问题导向的学科交叉融合之路。
谈到中国首个人权学博士点获批的背景,何志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人权领域的研究成绩斐然,但也有不足之处,特别是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探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多年来,吉林大学在人权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厚成果。20世纪80年代,张文显、郑成良等一大批学者便积极探索人权的法律问题,其后随着人文社会学科加入其中,逐步形成了人权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合力。近几年,在知名人权专家鲁广锦的指导下,吉林大学建立了人权学的二级硕士、博士培养学科,这也是此次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支持吉林大学建设人权学博士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吉林大学人权学博士点获批后,中国多所高校与其取得了联系,一方面想要获得人权学科建设发展经验,另一方面也希望探索出更多合作机会。何志鹏表示,通过与各相关机构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人权的认知水平、实践能力和理论深度,也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人权治理中的话语地位。
何志鹏指出,人类社会的目标在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人权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制度化表现形式。这背后既有着宏大的思想观念、理论文化空间,同时也与国家的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区域治理和全球治理紧密相关。中国在人权领域需要关注的事物会逐渐增多,在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对于人权问题的话语和行动、叙事和探索也会越来越广阔和深入。
“由此可见,人权学科不是一个简单的追逐热点的学科,而是一个经过反复推敲、琢磨、提炼而形成的具有广阔背景的学科,体现了中国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的积极作为、主动探索。”何志鹏说。(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