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1:05:50 来源: sp20241114
新华社深圳2月23日电 题:聚力原始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中国科创高地
新华社记者王丰
“过去一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快乐,体会到了梦想成真的成就感。”2月18日在深圳举行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分享着她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一年的感受。
一年前,颜宁宣布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筹建深圳医学科学院。来到深圳一年内,工作场地很快从毛坯房变成了现代化实验室,并吸引了数十位来自神经与精神类疾病、传染病、神经生物学等医学领域的优秀人才独立领导实验室……
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发布,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纲要实施5年来,粤港澳三地科技合作日渐深化,数据、资金、人才等科技要素加速流动,大湾区科创实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深圳医学科学院的筹建,正是大湾区对科技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也是大湾区加快打造中国科创高地的缩影。
在深圳医学科学院所在的光明区,深圳正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重点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个学科领域。目前,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在这里平稳运作,超20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滚动推进,来自粤港澳三地的20余支院士团队、超5400名科研人才不断跑出创新“加速度”。
在光明科学城以北,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广州南沙科学城等形成集群之势;在光明科学城以南,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老牌劲旅”积累厚重。
在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看来,香港有雄厚的科研能力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而深圳、广州等大湾区内地九市有健全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产业链条,并连接宽广的内地市场,粤港澳科创优势互补,可以整合全国乃至全球的科创资源,构建世界级的科创生态。
今年2月4日,深港之间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建设的国内首个“紫荆花”型高品质供电接线正式投运,满足高新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实验室等对供电可靠性、连续性、稳定性的极高要求。
“任何一次意外的停电或短暂的电压波动都有可能会造成实验样品的损坏或实验数据的缺失,高品质供电是我们入驻的最大保障之一。”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能源系统总监杨超说。
据了解,目前河套深圳园区已整备改造约80万平方米优质科研空间,建成11个专业化园区;汇聚了7家世界500强研发中心、10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10个香港高校科研机构、160多个高端科研项目;诞生了中国首台高时空分辨率电镜等领先科技成果……
“这里距离香港城市大学仅三四十分钟车程。”在河套深圳园区研究电子显微镜的香港城市大学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说,科学创新需要灵光一闪和冲动,“我在香港想到一个点子,马上就能到这边的实验室里试一下。”
近年来,高端科研资源在大湾区加速汇聚,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去年,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版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排名榜上,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已连续第四年排名居全球第二位。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龚国平表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靠的是大湾区持续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不断优化区域创新体系,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努力。
据了解,目前大湾区研发投入强度超3.4%,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近日表示,要抓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和产业创新布局。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统筹推进深圳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建设,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优化布局,构建深港河套和粤澳横琴“两点”、广深港和广珠澳“两廊”的创新格局。
(责编:曹欣悦、刘叶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