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关于北京我有太多的回忆”——中法关系“破冰”先锋马纪樵夫人和她的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4-11-01 14:24:27 来源: sp20241101

  新华社巴黎10月25日电 通讯:“关于北京我有太多的回忆”——中法关系“破冰”先锋马纪樵夫人和她的中国故事

  新华社记者乔本孝 孙鑫晶

  “那些年,我们宿舍门从来没有上过锁,中国的老师和学生们有问题随时来。楼上楼下,左邻右舍,都是中国同事。”回忆起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任教时的情景,年届百岁的法国友华人士埃莱娜·马纪樵夫人充满感慨。

  埃莱娜·马纪樵和已故丈夫约瑟夫·马纪樵均是毕生致力于促进法中友谊。早在中法两国建交前的1959年,马纪樵夫妇就开始在北京的外交学院教法语,培养了一批新中国的外语人才。6年后他们返回法国,在法国战后首个对华友好团体法中友好协会任职,为增进两国友谊辛勤工作。日前,马纪樵夫人在位于巴黎南部的一处公寓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谈起当年赴华教书的机缘,老人说,当时她的先生约瑟夫正在撰写关于中国铁路史的博士论文,打算赴中国实地研究,恰巧此时得闻中方在招聘法语教师。由于当时两国还未建交,夫妇二人便专程到中国驻瑞士大使馆办理了相关手续。

  到岗后,马纪樵夫妇从零开始编写最基础的法语课文。“一篇教法语时态的现在时,一篇教未完成过去时……中国同事认为我们的教法效果很好。”老人说。随着教学不断深入,他们发现当时的中国学生不太擅长将所学用于实践,于是就编排了许多情景对话让学生演练。马纪樵夫妇还注重在教学中运用法文报刊,让学生更多接触政治、经贸内容的最地道法语表达。

  为提升教学质量,马纪樵夫妇希望与中国学生与同事们更亲近一些。为此,他们放弃了居住条件优越的友谊宾馆,提出希望搬去外交学院教工宿舍,这一要求让当时负责外国专家事务的工作人员一时犯了难。

  外交学院的同事后来告诉马纪樵夫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甚至过问了相关情况,指示说,“这对(外交)学院只有好处,如果他们(马纪樵夫妇)之后改变主意,可以随时搬回去”。于是,马纪樵夫妇如愿住进校园。

  1965年返回法国后,马纪樵夫人把许多精力投入到法中友协的工作中。她说,当时在法国文化部推动下,法国全国上下纷纷成立“文化之家”,自己常常受邀到法国各地作讲座介绍中国。借助这一势头,夫妇俩重振了于1952年成立、当时几乎停止活动的法中友协。马纪樵先生曾是法中友协的创始人之一,马纪樵夫人也曾出任过协会秘书长和会长。

  1967年,马纪樵夫人率法中友协代表团访华,获得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国领导人接见。老人回忆说,当时的场景“十分有趣”,毛主席一下就注意到了她穿的是中式布鞋。“我在中国多年都穿这种鞋,非常舒服。”她说。

  马纪樵夫人在法中友协的工作片段还被记录在巴金的散文中。1979年,巴金率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法,并在《人民友谊的事业》一文中记述自己访问的18天里,马纪樵夫人“开她的小车”载着他去了许多地方。“有时路相当长,小车常常中途停下,我们有机会交谈”。

  巴金年轻时曾在法国留学,再访法国时已是古稀之年。临别前,巴金还向马纪樵夫人赠送了《家》的法文译本,并在扉页上留言“衷心感谢亲爱的朋友们为我们这次访问所做的一切”。

  今年3月,马纪樵夫人已过了100岁生日,但她仍一直心系中国,并由衷祝愿法中友谊“越来越好”。当被问及如果自己有机会重返中国最想去哪里时,马纪樵夫人肯定说,自己最想去的还是北京,因为“关于北京我有太多的回忆”。

(责编:崔译戈、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