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3:42:26 来源: sp20241116
北京服装学院在《2024中国诗词大会》复原的古代婚服。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中华文明绵延五千载,铸就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是大浪淘沙后的厚积薄发,是中华民族智慧、美德、情操的凝结,亦是设计创新的灵感之源和不竭动力。
“玄衣纁袡,执手盟誓”“青襦襕衫、同牢合卺”“红衫罗裙,牵巾同心”“凤冠霞帔,解缨结发”,近期大型文化节目《2024中国诗词大会》中,北京服装学院复原了汉、唐、宋、明的婚礼服饰,由4个朝代8件复原的婚礼服饰切入,以场景式诗词提问的方式,展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延续与礼仪传承。通过一件件锦衣华裳,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源远流长,描绘中国服饰文化的多彩气韵,诠释诗、衣、礼中的中国式浪漫美学。
从庄重的汉服、华丽的唐装,到清丽的宋服、典雅的明代服装……节目呈现了数千年时间长河中,中国服饰熠熠生辉的文化印记。从传统服饰的流变中,人们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服饰的了解,通过织物的机理结构、色彩、图形、形制,感受到中华文化艺术独有的魅力,同时也对服饰背后蕴含的生活礼仪、价值观、审美观等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潮的兴起,人们重新拥抱中国传统服饰,注重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结合。“汉服热”“新国潮”“新中式”,让中国传统服装美学焕发出新的时尚活力。越来越多年轻人穿起了汉服、唐装,通过服饰感悟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感受中华文脉的深厚底蕴。与此同时,年轻人也在传统服饰中加入现代审美,让传统文化在延续中焕发生命力。
可以说,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回潮,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挖掘和创造,让年轻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中华传统美学;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成果,符合人们内心深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慕。
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国服饰文化,北京服装学院深耕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汲取营养,以国际化的视野和胸怀积极开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研究、中国传统服饰抢救传承研究、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创新研究3个方向,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创新、自主品牌建设和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进行探索。
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服饰无论是款式、颜色、图案,抑或是材质,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在日益频繁的中外交流中,中国传统服饰吸纳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增进文明交流互鉴,展现中华文明魅力。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首批毕业生、北京服装学院楚艳教授团队承担了“国风雅韵”服装设计工作,美轮美奂的服饰将东方气韵悉数展现。而通过《2024中国诗词大会》的融合传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呈现出“郁郁乎文哉”的瑰丽画卷,焕发勃勃生机。
传承美、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传统文化以鲜活动人的方式在世界舞台绽放,表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泱泱大国气象,谱写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
(作者系北京服装学院院长)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