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在国外遭遇“虚拟绑架”

发布时间:2024-11-19 07:03:33 来源: sp20241119

  中国青少年在国外遭遇“虚拟绑架”

  家人收到在国外的孩子被绑架照片后汇钱,实则遭遇诈骗;警方提醒:多与家人联系,不让他人掌握行踪

  近日,两起针对中国青少年的跨境“虚拟绑架”案引发社会关注。

  2023年12月底,一名17岁中国交换生庄凯(音译)被美国犹他州里弗代尔警方在一片树林中发现,此前3天,庄凯的父母始终以为他被绑架,并向一指定账户汇款大约8万美元,庄凯被找到后,人们才得知他并没有被绑架。这家人遭遇了诈骗。

  1月初,在德国汉堡芭蕾舞团工作的青年舞蹈演员张琳也被认为失踪,当张琳被找到后,她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在德国并没有被绑架,而是遭遇了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是被洗脑的那一种。”

  类似的网络诈骗,特别是针对在海外学习工作的中国青少年群体的案件并不罕见。据香港警方统计,2023年1月至9月,警方共接获电话诈骗案2506宗,受害人损失金额7.05亿港元(约6.5亿元人民币),其中虚拟绑架是常见的诈骗手法之一。

  对此,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苏兴博建议,中国公民应该对电信诈骗保持警惕,多了解防范电信诈骗的信息,包括常见电信诈骗类型,掌握基本的反诈知识,降低被骗的概率。此外,在外的中国公民也应当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尽可能减少信息差,除了家属和紧急联系人,不要让其他人掌握自己的行踪和状态。

  案例

  没有绑架犯的“绑架案”

  失踪3天后,当地时间2023年12月31日,庄凯被美国犹他州警方在一片山上的树林中发现。那时天气寒冷,林间落满了雪。据当地警方通报,被发现时,庄凯在一顶帐篷里,很冷,也很害怕,看到警察后,才松了口气。

  “帐篷里没有热源,只有一条发热毯、一个睡袋、有限的食物、水和几部手机。”里弗代尔警方推测,这些手机被骗子用来实施虚拟绑架——骗子威胁年轻的外国留学生,特别是中国留学生进行自我隔离、远离人群,通过即时通讯软件监控他们,胁迫他们拍下自己像是被绑架的照片,再把照片发给他们的家人,讹称他们已被禁锢,向他们的家人索要赎金。

  “留学生会服从是因为担心骗子会伤害他们的家人。”里弗代尔警方称,在美国发生过几起犯罪手法相似的案件。

  在这起案件中,庄凯的父母确实收到了儿子看起来被绑架、处在危险之中的照片,在对方的不断威胁下,他们向一个中国的银行账户转入了约8万美元。

  里弗代尔警局警长凯西·沃伦(Casey Warren)告诉记者,赎金没有被追回,警方也没找到绑匪,也还没确定绑匪的身份,但他们确信绑匪在中国,也相信庄凯的家人已经将全部线索告诉了中国警方。

  北京时间1月9日晚,德国汉堡芭蕾舞团首席舞蹈演员Matias Oberlin又在网上发布一则寻人启事,称在该团工作的中国青年舞蹈演员张琳失踪,不少知名芭蕾舞演员纷纷转发。寻人启事提到,最后一次有人见到张琳是当地时间1月5日下午1点半(北京时间1月5日晚8点半)排练结束时。

  张琳的一位朋友陈女士介绍,没听说张琳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任何异常。张琳失踪后,她的家人处在巨大的煎熬中。

  北京时间1月10日晚6点40分,记者从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馆获悉,汉堡警方已找到张琳,她身体健康,没有生命危险。

  1月25日,张琳的母亲告诉记者,女儿遇到了骗子。对方冒充国内的公检法及银行工作人员,让张琳切断和周边人的联系,向张琳母亲发去假装是张琳被绑架的照片和视频,骗取赎金。

  专家

  骗子利用国内外信息差制造“虚拟绑架”

  “在这类诈骗案中,冒充公检法是骗子常用的手法。”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苏兴博解释,他们可能通过电话告知受害人涉及一桩案件,要求受害人切断和外界的联系,并配合调查,这一要求的目的是避免警方和受害人家属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如果受害人是远离家乡,在国外独身一人生活的未成年人,话术会根据受害人的身份进行调整,要求其远离人群,从而造成失联的假象,再向受害人在国内的家属索要赎金,形成“两头骗”的“虚拟绑架”案。

  苏兴博表示,在这类诈骗案件中,骗子利用的是受害人和家属的信息差——由于双方地理距离遥远,存在时差,受害人和家属常常会存在沟通不畅、信息未能同步的情况。尽管骗子采用汉语,但不能说明骗子是在中国境内作案,大多数时候,骗子是在海外作案。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沈括也认为,此类诈骗案中,受害人通常是跟家属或亲近的人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比如留学生、境外务工人员等。

  “骗子通常会利用时空差异虚构事实,可能会告诉受害人有某种紧急的公共事由,比如学校、单位的通知,案件的侦查等,并要求他们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配合调查。”吴沈括分析,他们可能会跟受害人家属说,受害人遇到航班危险、车祸、被绑架等突发事故,要求家属快速打款。

  吴沈括表示,为了提升诈骗成功的概率,骗子通常借助社交网络上公开或非公开的信息渠道、黑市交易,获得受害人的身份、社会关系、亲属关系等资料,从而定制个性化的骗术。目前也出现了使用包括AI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模拟声音、视频图像等增强骗术可行性的现象。

  提醒

  中国公民在境外应与家人保持及时沟通

  苏兴博提示,在境外留学或者务工的中国公民首先应当对电信诈骗保持警惕,主动了解中国警方的反诈宣传,掌握一定的反诈知识。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资料,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即使对方声称自己是国内的公检法或者银行工作人员,也不要轻易相信,骗子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公开渠道,或者不合法的渠道获得个人信息,还有可能通过话术进一步套取个人信息。”当自称执法人员或亲友来电索要银行卡信息,或要求银行转账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快联络亲友核实,或者报警求助。

  他还提到,在境外的中国公民应当尽量和家人保持及时、良好的沟通,减少双方的信息差,避免在当事人还未能和家属同步信息时,第三方就能掌握当事人在境外的状态、行踪等,为行骗提供方便。他说:“没有了信息差,就像诈骗没有了生长的土壤,当事人及家属就不会轻易相信骗子的话术。”

  吴沈括也表示,从司法机关的角度来说,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不被非法获取,能够有效降低诈骗成功的概率。个人也应当提高反诈意识,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要慌张,使用多渠道对事实进行核实,了解清楚事实后再做出决策。(新京报记者 左琳 彭镜陶)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