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0:10:11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社 南宁4月15日电 题:壮族服饰出圈 成广西“Z世代”新国潮穿搭
作者 韦佳秀 林浩
近年来,壮族服饰以其鲜亮的配色、时尚的设计频频出圈。在刚刚过去的广西“三月三”假期,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老少共同欢庆这一民族传统节日。“95后”广西女孩李梦近日告诉记者,她钟爱新国潮风穿搭,除节庆日外,日常生活中她也喜欢穿壮族彩绣服饰。
“我有一套纯手工绣的壮族服饰,500多元人民币,也有便宜一点的,日常换着穿。”李梦称,以前大家更多是在节假日穿,或者是作为一种演出服饰,如今壮族服饰已逐渐变成部分人的日常穿搭。
作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服饰的传承已逾千年。南宁武鸣区是壮族的发源地之一,壮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该地区的壮族喜穿蓝色衣衫,服饰有深蓝、浅蓝、白蓝相间等,女装加以花边装饰,纷繁漂亮。
武鸣壮族服饰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陆兰珍称,她从小就跟着外婆学习刺绣,并摸索出了彩绣技法。即在平针基础上,使用套针来表现图案色彩的变化,使色彩深浅融汇,绣样更加精美。
然而随着工业绣花逐渐兴起,手工刺绣没落,很多人都不再从事刺绣,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外婆临走前叮嘱我,一定要把我们民族服饰传下去。如果我不做,可能这个手艺就要失传了。”她说。
陆兰珍回忆,2011年,当时60多岁的她动员两个堂妹重新拿起绣花针。“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口袋里只有十几块钱可以拿出来买绣花线。”陆兰珍说,在家人和时任武鸣县(现为南宁市武鸣区)文化馆馆长周英举的帮助下,她坚持了下来,并于2013年成立了纳福彩绣手工坊。
如今,纳福彩绣手工坊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48个人。陆兰珍称,为传承壮族服饰及彩绣技艺,她每年会开设4-5次纳福彩绣培训班,每个班大概五六十人,“班上三分之二的学员都是年轻人,现在不仅是学员年轻化,在我们的改良下,穿壮族服饰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了”。
图为纳福彩绣手工坊生产的壮族彩绣服饰。 (受访者供图)在壮族服饰传承这条路上,陆兰珍已坚守了半个世纪。她告诉记者,壮族服饰在花纹上较为讲究,小孩子喜用亮底起白花,常用宝剑、宝葫芦等纹样;青年人所用纹样有芙蓉花、石榴花等;老年人多用黑色、深红等厚色,纹样有祥云、寿字、狮兽等。
为了让壮族服饰被更多人喜爱,陆兰珍对传统壮族服饰进行了几次升级。她大胆尝试,在布料的选择上用鲜亮色,并将民族元素和时尚设计相结合,让壮锦“靓”起来、“潮”起来。
当前,民族服饰成为日常穿搭的潮流不仅在中国国内兴起,也“潮”到了海外。在美国留学的女生身着汉服、梳着中式盘发参加毕业典礼;“90后”女孩穿着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走上欧洲街头。
“以前感觉壮族服饰很沉闷,最近这几年在‘三月三’期间,我看到很多人穿的壮族服饰配色很亮眼,花纹也很精美。”“00后”壮族女孩杨婷告诉记者,热爱舞蹈的她很喜欢穿着自己民族的服饰,“在展示舞蹈的同时,也给大家展示我们的民族服饰,觉得很自豪”。(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