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观察|2023年,我们一起这样走过!

发布时间:2024-11-05 23:53:19 来源: sp20241105

  |联播+|2023年岁末,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美好的祝愿穿过城市村庄、山川河流,传遍神州大地每一个角落。

  贺词里,有“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有“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有“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有“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这是温暖人心的回望,亦是我们勇毅前行的动力。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

  在天津,不到10秒钟,一台笔记本电脑就从产线上送出。在湖南,陶瓷企业通过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50%,人均生产效益提升70%。俯瞰中华大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阔布局正在铺展开来。

  2023年,从南到北、由东到西,习近平总书记走遍各大区域,先后四次主持召开区域协调发展的座谈会,为各区域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指明方向。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在雄安,已有来自京津冀三地的219家高新技术企业扎根,一张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发展图谱正在加紧绘制。

  在长三角,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落地,长三角地区2413平方公里区域内有了统一遵循。

  在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横琴、前海、河套等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相继出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2023年,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

  安徽金寨大湾村突出地域特点,把老宅子改造成徽式民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云南保山新寨村依托5G信号扩展,不仅让村里人把直播间从室内开到了山上,更通过数字化种植提升了咖啡豆的品质。

  伴随着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优势特色农业品牌相继创响。仅2023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5705元,实际增长7.3%。

  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仍名列前茅。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所言:“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

  “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国货潮牌广受欢迎,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回眸2023年,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列举的这些成绩,只是中国创新潮涌中的些许浪花。

  经过久久为功的磨砺,中国的创新动力、发展活力正勃发奔涌。

  看地方,2023年,各地基于各自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上海开始实施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三大“新赛道”产业行动方案。

  广东聚焦高端制造业,建设形成多层次实验室体系,发布超分辨显微镜、氨燃料发动机等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看行业,2023年,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涌现。

  从5G+海洋牧场到5G+海上钻井平台,随着我国沿海重点区域实现5G连续覆盖,一批智慧海洋新应用加速落地。

  从封存到地下并实现驱油到转化成固态碳酸钙再利用,一个个二氧化碳变废为宝的创新技术正加速开启绿色低碳新赛道。

  ............

  瞄准更多前沿领域布局,新支柱新赛道破浪向前。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建成了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总产值达20万亿元。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正在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

  2023年,神鸟升空,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名大学生运动员通过成都大运会承梦翱翔;金桂飘香,杭州亚运会的画笔绘就了“亚洲一家 携手同行”的绝丽篇章。

  回溯历史,两座城都承载过中国文学无数意象。行至今日,它们一同勾勒出中国体育2023年发展脉络。

  体育为媒,以赛为介,中国之活力,世界亦可见。

  8.26亿人次,这是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中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

  549.15亿元,这是2023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也是自2020年以来中国电影年度票房首次重返500亿元高位。

  观察中国,既要看“量”的扩张,更要看“质”的提升。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明确提出,“检验推动发展成效,要看高质量发展是否有新突破、人民生活品质是否有新提升”。

  2023年,中国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丰富百姓衣食住行;确定首批63个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新篇章正加快书写。

  河南、浙江、山东等多地推出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政策,郑州鼓励商家延时经营,深圳解锁“路边摊”,兰州允许并规范店家“外摆”……夜间消费的场景和时长进一步延伸,人们的消费激情也被进一步点燃。

  2023年,中国旅游经济跑出复苏加速度。

  “五一”特种兵式旅游火了淄博烧烤,端午松弛感旅行带火贵州“村超”。

  眼下,在我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大批游客的到来直接催热边陲小村北极村的旅游经济,部分民宿、宾馆的订单已经排到春节。

  无数点滴奋斗汇聚成不断向前的力量。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里,习主席为百姓充盈的生活点赞,称这些“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也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

  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里,习主席对中华文明如数家珍,“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驰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

  泱泱华夏,何以中国?深沉的历史叩问化作新时代“郁郁乎文哉”的文化热潮。

  胡同古刹中赏戏剧、看展览,首钢园等工业遗存变身文化、科创产业园……北京依托历史文化建筑打造出一批文旅体验新空间。

  广东深圳的甘坑客家小镇,把非遗项目落地到主题酒店、文化餐厅。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2023年推出《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后几乎场场爆满。这部裸眼多维影片以洛阳历史文化长河为主线,让观众置身千年龙门之中,零距离体验中华文明的魅力。

  ............

  试看今日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破壁出圈,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这就是文化自信最好的答卷。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