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专家吁创新一线疗法助多发性骨髓瘤获得更长生存期

发布时间:2024-11-18 12:41:31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网 上海3月22日电(记者 陈静)高发于老年人群的多发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无法完全根治且易复发特性给广大中老年群体带来生存挑战。

  3月是“国际骨髓瘤关爱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浆细胞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委员、多发性骨髓瘤学组副组长蔡真教授22日对记者强调,需重视多发性骨髓瘤这一“银发血液杀手”,要把握初始治疗的“第一棒”先机。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是一场长期生存战役,患者期待更长的生存周期,害怕最后‘无药可用’。因此,加速创新药物引入是与疾病的竞速,要不断扩充治疗选择的‘弹药库’,为患者守住生命底线。”蔡真教授表示,“这需要有创新疗法帮助患者打开早期规范治疗局面。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越早接受治疗获得缓解程度越高,之后无进展生存期也会更长,因此,抓住初始治疗‘第一棒’先机尤为关键。”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平均年龄为57岁,与一些西方国家相比,平均年龄低10年左右。中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在不断上升。”这位专家表示。

  据了解,目前,多发性骨髓瘤仍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恶性血液肿瘤,患者面临复发困境。蔡真教授告诉记者,临床上患者复发的次数增加,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加,患者无进展生存和复发后的生存时间越短。

  在临床上,面临复发困境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在少数,他们大都不断经历疗法切换,有的甚至在不同医院、不同城市间奔波寻求治疗。这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但结果却不一定尽如人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报告》调研显示,不少患者认为当前治疗无法满足其对整体治疗效果和生存获益方面的要求,并对新型治疗方式报以巨大期待。

  一线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主流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为例,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接受该方案一线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1个月。蔡真教授表示:“要帮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迈过5年大关,甚至设定5年—10年长期的生存目标,现有一线疗法还有待进一步创新,可探索开展现有主流三联疗法叠加创新治疗的四联疗法,让患者获得更长生存期。”

  身为临床专家,蔡真教授认为,对于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高度异质性的血液肿瘤疾病,医生针对患者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层诊疗显得尤为重要。“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复发次数、药物耐受程度等因素,并进行动态调整。”蔡真希望建立完善的临床分期系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精确判断患者的预后,为疾病的长期管理打下基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提高防癌意识、规范治疗降低复发率、定期复诊,科学康复,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和营养管理,是多发性骨髓瘤“慢病化管理”的重要条件。蔡真教授呼吁:“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可因临床治疗得到控制,但患者必须定期随访,了解进展与情况。现阶段,中国的血液学科正发展迅速,我相信未来有更多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优化方案,让患者保持更长的缓解时间,迎来高质量的长生存。”(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