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8 05:56:43 来源: sp20241108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也是国际贸易的“标配”,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
去年底,江苏两家企业生产的自平衡车零部件,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纠纷。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常州分中心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对方专利稳定性存疑,建议企业搜集证据并对专利权人在中国的专利进行无效宣告。2个月后,原告撤回指控,两家企业的产品得以继续在海外销售。这是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护航企业“走出去”的生动缩影。
知识产权是企业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品牌价值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高效的国际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建设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对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
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已建立健全针对知识产权海外纠纷的全链条工作机制,并在5个国家设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机构。一系列举措帮助企业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既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更以实际行动表明: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是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坚定维护者、重要参与者和积极建设者。
今天,随着“走出去”步伐加快,企业国际化发展中遭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和诉讼明显增多。《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企业专利权人遭遇过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比例为2.4%,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由于风险意识不强、防控措施滞后、专业人才短缺等,加之此类案件维权费用、时间成本高,如果没有专业机构支持,企业维权应对能力较弱,在遭遇纠纷时往往处于消极状态。可一旦缺席诉讼或败诉,企业便会失去相关市场。因此,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成为制约“走出去”的一大难题。
破解难题,“有形之手”该出手时就出手。为提高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相关公共服务机构积极对接“出海”企业,开展维权指导、侵权预警、智力资源供给、信息共享等相关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建立信息库、专家库,集聚各类处理资源,到为企业量身定制纠纷应对方案,引导产业链上企业携手应对纠纷……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已成为企业海外维权的“服务器”、海外规则的“扩音器”,也推动更多“出海”企业了解、遵守和运用海外知识产权制度规则,提升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
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也是国际贸易的“标配”,是制度型开放的重要内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知识产权对世界经济格局和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利用知识产权等手段开展竞争合作,日益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常见做法。“出海”企业直面挑战,提前做好专利海外布局和商标品牌培育,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合作,有利于夯实“走出去”的基础。对相关部门而言,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精度,构建更加成熟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与协助机制,形成便捷高效的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才能让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系高质量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关系国家安全。”形成我国参与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合作的制度性新优势,不仅将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世界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8日 05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