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年一遇”挑战,民盟盟员如何为地下工程把脉?

发布时间:2024-11-18 22:52:26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网 上海3月23日电(范宇斌 郭琪)今年上海市两会期间,上海民盟提交的界别提案聚焦“极端天气下上海运营地铁防灾韧性对策”,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课题组组长,民盟上海市委会常委、民盟同济大学委员会主委黄宏伟组织参与一系列调研,和课题组成员一起走访申通地铁、上海市气象局,在上海市政协民盟界别委员工作室深度协商,提出了近300条建议和修改意见,群策群力打磨这份沉甸甸的提案。

  作为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教授黄宏伟表示,用专业特长参政履职、服务社会是他不变的初心。

上海民盟界别课题组调研地铁运营。 上海民盟供图

  筑牢“地下”安全防线

  黄宏伟长期从事地下工程研究。“地下空间建设,水平的有暗挖隧道、垂直的有明挖基坑,最常见的一种地下空间利用方式就是城市运营地铁。”黄宏伟介绍道,城市的地下布满了各种管网,地下工程施工涉及对周边建(构)筑和人们生活的影响等,筑牢安全防线是地下工程的重中之重。

  以轨道交通为例,主体结构设计基准期是100年,但实际“寿命”取决于运营维护。黄宏伟把自己的工作比作“看病”:“一方面,在建设‘生产’中如何保障结构安全;另一方面,在‘产后’维护解决渗漏水、沉降等‘病害’。”

  为此,黄宏伟带领团队研发了无线智慧感知监测、机器视觉检测车等专业工具,通过给地下工程“把脉”,提高安全质量,延长使用年限。

  “‘风’是可能性,即遇到灾害风险的概率问题。‘险’是承受后果,即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黄宏伟喜欢用汉字解释专业知识。他表示,在极端气候常态化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管控尤为重要。“我们常听到的‘百年一遇’,并不是大家理解的‘一百年遇到一次’,而是以过去百年间发生的最高、最大强度为设计基准,但极端气候下可能第一年就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情况,所以我们的设计标准更新必须要跟上。”

  近年来,“韧性”这个词被广泛提及。黄宏伟对“韧性”有着科学严谨的释义:“谈韧性,不能任性。韧性的科学内涵可以用4个标准来衡量,即鲁棒性、冗余性、资源性和快速性。同时,韧性建设也有4个维度,即技术、组织、经济、社会。比如我所从事的工作就是技术的维度,而从社会的维度提升大众对韧性城市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黄宏伟和春节留校学生一起包饺子。 上海民盟供图

  去工地“验明正身”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黄宏伟身上的殊荣诸多,但他最喜欢的还是教师的身份。

  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黄老师的严厉是出了名的,但他的课同样深受学生欢迎。“照本宣读不可行,学生听了肯定要睡觉,所以我用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黄宏伟说。

黄宏伟上课时的场景。 上海民盟供图

  黄宏伟的课还有一个特点——常跑工地。

  “现在技术发展迅速,我们有计算机模拟,但仍不可取代工程实践。我的导师孙钧院士有两句教诲我一直铭记在心,一句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另一句是‘验明正身’,必须到一线工程现场,才能掌握一手资料,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从而做到‘验明正身’。”黄宏伟认为,要着力培养学生“从0到1”的创新,这些颠覆性的理论创新可能只是少数,却是发展的基础。

黄宏伟在上海市政协大会上发言。 上海民盟供图

  履职彰显“民盟心”

  黄宏伟1993年加入民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黄宏伟表示,传承同济民盟的优良传统,他结合曾在学校行政管理方面的经验,发挥领导班子成员和骨干民盟盟员的力量,做到盟委月月有活动。“今年我们计划与广西大学开展合作共建,计划去四川西充的张澜故居……”

  在盟内,黄宏伟结识了很多与他一样有着炽热“民盟心”的志同道合者。他说:“能够和各个领域的专家交流,让我受益良多。去年夏天,民盟同济大学委员会联合民盟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民盟杨浦区委会联合开展义诊活动,效果很好。今年我们考虑进行更多合作联动,一起提升民盟的社会影响力。”

  参政议政不能落下。在上海市政协委员中,黄宏伟也算一个“熟面孔”。从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到韧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他曾连续多次在上海市政协专题会议上发言,总是立足专业,深入调研,言之有物,议之有据。

  谈及未来,黄宏伟表示,中国土木工程起步很早,但是偏重实践和经验,理论体系没有系统高层次建设。“我们要总结过去40多年的建设经验,加大对基础科研的投入,研究出属于中国的‘工法’。我将此作为专业领域的着力点和履职建言的切入点,希望用我的专业作出贡献。”(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