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3:52:18 来源: sp20241102
数据领域的改革将再进一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经于7月21日正式发布,其中“数据”被着重提及。
《决定》提出“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和数据市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具有不同于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的特性,这使得数据工作更为复杂”,“因此,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必须依靠改革创新,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近年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蓬勃发展。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行业市场规模为876.8亿元,占全球数据市场交易规模的13.4%,占亚洲数据市场交易规模的66.5%。2023年年底,国家数据局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负责人栾婕介绍,行动实施以来,数据开发利用有效牵引带动了数据供给和流动使用,初步实现了以“用得好”来促进“供得出”“流得动”的既定目标。
刘烈宏介绍,国家数据局将坚持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数据要素开发利用。他提到了六方面具体工作,包括先立后破,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注重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推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破除数据开发利用的瓶颈制约;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做强做大数据产业;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数据基础设施是数据基础制度落地和数据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承载。在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部分,《决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
“数据基础设施是在网络、算力等设施的基础上,围绕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构建适应数据要素化、资源化、价值化的基础设施。”国家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司司长杜巍介绍,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项目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集成,既包括平台、系统等“硬”的设施建设,也包括标准规范、体制机制等“软”的制度设计,同时,还包括隐私保护、数据标识登记等技术创新的应用。
2022年2月,我国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区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数据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算力总规模超过146万标准机架,整体上架率为62.72%;数据中心绿电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先进数据中心绿电使用率达到80%左右。
各地方、行业、领域也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开展探索,形成了隐私计算、数据空间、区块链等多种技术解决方案。杜巍透露,国家数据局正在组织编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力争在当前情况下,说清楚数据基础设施的概念、发展愿景和建设目标,凝聚社会共识,明确建设方向,推动构建协同联动、规模流通、高效利用、规范可信的数据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杜巍提到,当前,国家数据局正聚焦数据流通利用环节,围绕重要行业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在统一基础设施底座的基础上,部署开展隐私计算、数据空间、区块链、数联网等多项技术路线试点,自上而下谋划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支持地方城市先行先试,以真实场景牵引技术进步,丰富解决方案供给,促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跨主体的高效可信流通利用。
本报北京7月22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 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