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绵绵用力 育人久久为功

发布时间:2024-06-04 13:10:09 来源: sp20240604

原标题:教学绵绵用力 育人久久为功

5月23日,“上海高校‘大师剧’中小学校园行”项目在上海市嘉定区启动。以高校名家大师为原型的大师系列校园剧走进申城中小学,通过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大师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

这是上海教育系统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的一个缩影。近十年,上海教育系统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化学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打破围墙,开门办思政大课

走进江南造船厂,触摸大国重器;与一线工作者对话,感知科技创新使命……近日,复旦大学3700多名2023级本科生分别前往该校在上海首批建设的134个思政大课基地,与改革亲历者和专业人士近距离互动。复旦大学集结校内外优势资源,开门办思政大课。

上海牢牢把握第一课堂育人主渠道主阵地,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为深化课程思政和学科德育改革创新,上海遴选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6个、示范课程507门、教学名师117名、课程示范团队325个,遴选“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100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学全过程。此外,上海重点开好“行走课堂”“实景课堂”“中国系列”三类课程。研制实施《上海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遴选建设实施方案》,遴选出钱学森图书馆、上海院士风采馆等50余家首批市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周亚明告诉记者,上海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聚焦课程、教师、评价等重点环节,重点深化“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因校制宜,发挥专业优势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伟大建党精神的孕育地。上海外国语大学组织师生深度参与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国际传播实践,并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伟大建党精神传播网络平台。学校300多名师生组成采写团队,涉及28个语种,立足小切口、全景化,在世界舞台上讲好党的诞生地故事。

依托部市共建机制,上海聚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宣传阐释,建设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打造“伟大建党精神研究”学术交流品牌,推出一批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坚守“根”和“魂”,让文化元素激发育人活力。2021年起,上海音乐学院创排原创歌剧《康定情歌》,构建“音乐+思政”的“大思政课”模式。截至目前,该剧已公演14场,总观摩人数超过1万人次。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连续五年牵头开展松江片区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短剧展演项目。16所学校参与其中,58部校园短剧成功展演,800余名大中小学生参加演出。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的扶持下,上海各高校已打造《陈望道》《钱学森》《钱宝钧》《雷经天》等30余部“校园大师剧”,以“演”促“学”、以“演”入“心”,并向中小学辐射。

记者注意到,上海教育系统越来越强调因校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不断增强育人“张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触可感。

同济大学坚持“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传统,鼓励师生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校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示范性实践基地,打造“红色薪火传承”“人民城市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等七大板块,每年组织1300余支团队共1万余人次,赴30余个省区市开展社会实践项目。

结合财经院校特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课程为本、平台为媒、研究为要、学科为魂”四维联动,推进大中小学诚信教育一体化。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则注重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子,并开设“工艺中国”海外课堂,建设海派非遗数字积累中心,助力非遗“出海”。

融入日常,讲好身边故事

“最好的‘学’就是‘讲’”,上海许多学校依靠青年学生力量,用年轻的声音传播真诚的信仰。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有一个“红喇叭”小讲解员社团,成立于2006年,是全国首支志愿服务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小学生讲解员团队。该社团充分利用中共一大纪念馆的红色资源,以孩子的视角讲述党史故事。

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讲“大道理”。上海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宣讲宣传,指导推进专家宣讲团、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等队伍进校园、进场馆,从而涌现了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等一批“明星”宣讲队伍。

以先进文化激励,用传统文化润心,上海持续20多年在全市层面开展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月。同时实施“精神涵育”劳动文化培育行动计划。每年5月的第二周,是上海市“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每年9月则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引导学生在出汗、动脑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说,上海教育系统将聚焦思政课关键课程、课程思政关键环节、日常思政关键领域等,着力把校内外丰富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全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贡献。

(记者 颜维琦)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