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守望·特别策划)

发布时间:2024-11-01 05:49:00 来源: sp20241101

  图①:冯夏庭院士(中)与团队成员在实验室。   图②:高克宁老师与学生在一起。   图③:刘嘉伟在“讲述·东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现场。   图④:姜周华教授(右一)与团队在实验室。   以上图片均为东北大学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东北大学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育人兴邦为使命,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望百年历程,一代代东大师生,把青春热血洒向祖国大地;细数新时代伟大工程,白鹤滩水电站、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复兴号”高铁……东大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记者走进东北大学,采访师生代表,倾听白山黑水间实干报国的故事……

  ——编  者

 

  “要有仰望星空的家国情怀,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1982年,来自安徽潜山农村的冯夏庭,考入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采矿专业。读研究生期间,他师从林韵梅教授。林教授是将岩石力学引入中国的“第一人”。

  新中国成立,急需钢铁和能源,其基础是煤炭。那时候,下煤矿工作被称为“四块石头夹块肉”,又苦又累,还不安全。“干我们这一行的,哪怕到现在,不仅在实验室里工作,更多在工地现场,环境恶劣、实时监测是‘家常便饭’。”冯夏庭说。

  “入地之难”不亚于上天。入地越深越危险,最常见的危险就是施工诱发的岩爆。随着铁路隧道的开挖,原本致密的岩石被挖走,一侧凌空,另一侧仍连接着原本的岩体。积蓄的能量在一瞬间爆发,岩块呈片状,四处飞溅,如同爆炸。严重的可达4.6震级,释放的能量能让一颗小小的石子瞬间变成“子弹”。

  “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家国情怀,也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冯夏庭说。2008年,冯夏庭团队参与了“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锦屏二级水电站建设长大深埋引水隧洞群项目。项目平均洞线长达16.67公里,最大埋深2500多米,施工过程岩爆风险极高。冯夏庭和团队慢慢摸清了深部工程围岩剧烈破坏的“脾气”,将实验室的成果应用到强烈岩爆频发的现场。

  “经过近4年努力,我们将微震监测技术引入工程,给隧洞做了个全身‘CT’,进而确定是否需要‘手术’。”冯夏庭介绍,团队将岩爆的定性预警提升到对等级和位置的定量预警,目前可以精确到几天乃至几个小时。

  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年平均含氧量不足内地的65%,紫外线辐射量超过内地平均值8倍……在青藏高原,冯夏庭领衔的深部工程与智能技术研究院重大铁路岩爆小组,在雪域天路上奋斗着。每天早上不到8点,天蒙蒙亮,小组成员们就进入隧道,下午三四点才能结束工作。为收集岩爆的详细地质、施工及发生过程信息,大家需要在海拔三四千米、岩爆风险极高的洞内工作8小时以上。

  “隧道内温度最高可达38摄氏度,还常有淋雨状出水,刚进入一会儿,全身就湿透。”青年教师胡磊说。过高的气温和湿度,让隧道成为“桑拿房”,再加上缺氧和高分贝的噪声,有时工作十几分钟,要休息半个多小时来恢复体力。隧道外冬天的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内外40多摄氏度的温差,被汗水浸湿全身的师生们走出隧道,极易感冒。

  岩爆小组中的2021级博士生马涛在来到重大铁路项目之前,已有两次长时间驻扎项目现场的经历。“这次重大铁路项目,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岩爆发生概率高,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大。”

  面对艰苦条件,岩爆小组将实验室搬到项目施工现场。初入隧道时,岩爆微震监测数据处理效率很低,不同人员数据处理的标准差异很大。项目组的师生借助人工智能,建立了微震数据智能分析处理方法,搭建岩爆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统一了数据处理标准,预警及时性与准确性得到提升。

  “耐得住寂寞,将冷板凳坐热”

  5月28日,C919大型客机,稳稳着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完成了首次商业航班飞行。这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也凝结着东北大学师生的智慧。

  起落架,被誉为“生命的支点”。C919大型客机落地的瞬间,起落架将承受载重70多吨机身的冲击力。如此巨大的高强度钢部件,只有接近4层楼高、8万吨重的巨型模锻压机才能生产。生产中使用的特大型高强模具是核心部件,其中的关键材料是由东北大学姜周华团队自主研发的。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姜周华教授说,“上世纪80年代,我开始做电渣冶金研究。那时候中国钢铁产业粗放型发展,电渣重熔主要针对高端精品特钢冶炼,研究者和企业关注较少。”

  电渣重熔产品作为国家重大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的关键材料,此前却是我国冶金行业的短板。瞄准国家需求,姜周华带领团队针对新一代电渣重熔技术开展科研攻关。

  姜周华经常对团队科研人员说:“要耐得住寂寞,将冷板凳坐热,决不能怕麻烦走捷径。”一次,团队成员李花兵对课题有了新想法,深夜11点把另两位成员接到实验室讨论,一直谈到凌晨3点半……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实验室的炼钢炉从未停歇。团队成员董艳伍说:“基础研究得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计算机模拟要做,钢也得天天炼。”

  “特钢所的每个成员都特别能吃苦、能坚持,这源于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姜周华说。冶金行业生产现场环境十分艰苦,但他一直坚持“现场不能不去”,还会反复追问团队成员:“科学原理怎么转化为技术?新的技术怎么实现?怎样在生产中不断完善?”

  “理论与实践之间,隔着很多复杂的工程问题。实验室研究只考虑有限的变量,到了生产现场,问题可能就是成百上千个。不到生产现场,没法掌握第一手资料;理论和实践脱节,就搞不好研究,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姜周华说。

  团队师生在实验室千锤百炼,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从研究计算到现场实操,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从特钢所走出的几百名博士、硕士,备受企业青睐。“姜老师也和大家一样,累了就在车间的长凳上休息。”团队成员朱红春说。

  “我和学生只有三尺讲台的距离”

  “上高老师的课,经常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沉浸式的听课体验,课上课下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作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师,高克宁在讲台上一站就是24年。如何借助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爱上C语言,高克宁始终在思考……

  “老师站在讲台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老师走下讲台和学生圆桌讨论,我们都是学习者和探索者。”高克宁说,她非常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也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程序设计这门课,高克宁理解传道是讲课程学习之道;授业是讲授课程的知识体系;解惑是关注同学们的学习疑虑。“有一位同学说——‘思考越深入,代码越精简’,我想这是最好的学习体会。”

  高克宁总有方法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程序设计是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希望学生们掌握计算、编程和工程思维,课程团队在课堂上精讲思想算法,以‘练—赛—擂’三级编程训练的方式,提升同学们的编程思维能力。”

  10余年潜心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高克宁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教育本身也是一门学科,值得所有老师去研究和探索。”

  高克宁常说:“我和学生只有三尺讲台的距离。”正是这样的育人态度,让高克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暖心姐姐,温柔且有力量。

  “我的青春关键词是‘尝试’”

  眼前这位小伙子,温文儒雅,眉宇间又透着勃勃英气。“我叫刘嘉伟,退伍以后,现在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讲述·东大人的故事”典型推介会上,刘嘉伟自我介绍,“我的青春关键词是‘尝试’。”

  2018年,走出大山,来到东北大学; 一年后,披上戎装走入军营。身板瘦弱、从未接受过军事训练的刘嘉伟,一到军营就吃了不少苦头:隐蔽性匍匐前行,让膝盖和手肘青一块紫一块;射出的第一发子弹,让他耳鸣不止;擒敌拳练习,每个动作持续时间长,形成了肌肉的乳酸堆积;手榴弹投掷,每天要投假弹上百次,单一而乏味……

  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一名懵懂的大学生转变成为合格的士兵。3个月的新兵连训练,为解决体能问题,他每天都会加练半小时长跑,熄灯后再练习俯卧撑100次,仰卧起坐100次。体能测试,从中下水准提升至连队前几名,3公里跑从13分钟提升到11分钟。

  “后来,我被分配进行为期5个月的舰艇通信专业训练。”刘嘉伟说,学习莫尔斯码非常痛苦。“一长串莫尔斯码可能代表拼音中的一个字母,收发过程需要记忆所有字母,并在短时间内翻译和复诵。”每天顶着烈日高强度的机械式训练,从一个字母开始,再到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不断加快速度……每晚默念莫尔斯码,成了刘嘉伟睡前的“小夜曲”。最终测试优秀,他获得“优秀学兵”的荣誉。

  学兵连结束后,刘嘉伟被分配到舰艇上。面对7级风浪,即使是4000吨排水量的舰艇,船体也会倾斜成50度角。这对从大山里走出从未看过海的刘嘉伟来说,伴随他的只有眩晕、呕吐……渐渐地,刘嘉伟适应了舰艇上的生活和海上的风浪,常常写一些文字来舒缓情绪,还发挥拍摄特长,参与到宣传工作中。

  退伍后,刘嘉伟再次回到东北大学,跨转专业就读自动化专业。起初,长期与外界隔离的“社恐”,以及进入陌生专业领域的学习恐惧,让刘嘉伟十分不适应……“既然选择,就要克服。”刘嘉伟开始结识新朋友、新同学,培养新的兴趣爱好,还用自己在部队学习的理发技术帮上百名同学理发。

  每天6点半起床,10点半回寝,自习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重新学习高数、线代课程……离开书本很久的刘嘉伟开始疯狂“补课”。一学期的努力,刘嘉伟不仅提升了绩点,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刘嘉伟说,他的经历很普通,只是在很多节点的选择上敢于尝试。这些经历让他思考、成长,用一颗赤子之心接受未知的考验……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5日 07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