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1:06:11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乌鲁木齐1月19日电(左丹丹)新疆自然条件独特,拥有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也是各类形态地衣的资源库。新疆有多少种地衣?分布状况如何?作为地球上最大的共生类群之一,新疆的沙漠和冰川地带有地衣分布吗?面对这些问题,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副院长阿不都拉·阿巴斯从1985年开始进行地衣标本采集与研究工作,如今已经有39年。
地衣研究的意义何在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大陆性气候极为明显,区域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为新疆植物的多样性创造了适宜的环境,也为地衣提供了生长、分布的广阔天地。来到阿不都拉教授的家里,书房看起来像是一个实验室,堆满了他从各地采集回来的地衣标本,他一边用仪器观察地衣,一边说道:“地衣是真菌和藻类两种生命共生形成的一个复合体,无论是在树皮上、岩面上、还是在土壤表面,地衣都可以存活,很多人会认为它是苔藓,其实它和苔藓不是一回事。”
阿不都拉·阿巴斯在野外进行地衣考察。赵凯 摄为什么要研究地衣?研究地衣有何意义?阿不都拉告诉记者:“地衣之所以被称为‘植物拓荒者’,是因为它所产生的多种地衣酸可以腐蚀岩面,使其成为土壤层,为动物和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条件,丰富了物种多样性。因此,地衣被看做土壤的形成者之一和其他植物的开路先锋。同时地衣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还是天然的环境‘监测者’,我们可以通过地衣来检测一个区域内的环境状况。”另外,阿不都拉还告诉记者,地衣最大的一个特点是生长极为缓慢,寿命相当长,这些特点可以使其应用在探矿、冰川测年等方面。同时地衣具有对干旱极端生理环境的适应力,在新疆这种荒漠地区具有减少风速及防沙、治沙的高生态效益。因此研究新疆地衣,对于了解新疆的植被组成、保护新疆干旱区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以及对荒漠化的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阿不都拉·阿巴斯在家中分析地衣标本。赵凯 摄新疆地衣研究“拓荒者”
我国地衣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由魏江春院士带领科研人员展开。起步晚、资料有限、人手不足成为地衣研究者面临的困境。1985年,时任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的阿不都拉看到了新疆地衣研究这项空白。“当时我研究的是生物里面的植物分类学,看到新疆的地衣还没有人研究过,新疆的地衣资源很丰富,但有多少种类,必须要把它研究出来,调查清楚。”从1985年开始,阿不都拉用双脚丈量新疆山脉,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有时候为了采集地衣标本,他需要深入到高海拔山区的森林里,摔倒、遇险都是常有的事,甚至还遇到过被狗熊尾随的情况,但是这些困难在阿不都拉·阿巴斯的看来,都不算什么。
阿不都拉·阿巴斯用放大镜观察生长在树皮上的地衣。赵凯 摄经过多年的研究,阿不都拉发表了中国新记录地衣属6个、中国新记录地衣种65个,新疆新记录地衣属9个、新疆新记录地衣种225个,目前新疆已经命名的地衣种类已经从最初的68种,达到了650多种。2000年9月3日,他参加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地衣协会第四次国际研讨会”,与会的各国专家一致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初步填补了世界地衣研究中缺乏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地衣研究资料的空白。
要研究到自己走不动为止
地衣标本采集是地衣研究的第一步,阿不都拉今年已经72岁,由于对地衣研究十分热爱,早已退休的他仍然会定期去野外采集地衣标本。近日,记者跟随他前往昌吉市硫磺沟镇,到达一处有地衣分布的区域后,阿不都拉先拿出仪器定位,再用放大镜观察哪些地衣生长得最好,随后从随身携带的包里取出小锤子和榔头,轻轻地采集地衣,然后将地衣装进一个纸袋子中,写上采集信息,一份地衣标本就采集完成了。回想起以前采集地衣的经历,阿不都拉总是非常开心,“有一次在阿尔金山考察时,疑似发现新种,我激动得手都在抖,小心翼翼地保护好标本,带回实验室研究分析后,确定是新种,大家都长舒一口气。”阿不都拉笑着说。
阿不都拉·阿巴斯在一块长满地衣的石头旁边做采集地衣标本前的准备工作。赵凯 摄阿不都拉对记者说:“到现在我还是没有放弃对新疆地衣的研究,我很热爱它,将来我还要去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继续采集标本,一直到我走不动为止。”
目前,阿不都拉编写的书籍《新疆原色地衣图谱》即将出版发行。他介绍说,这是一部科普性专著,可为地衣研究者、高等学校植物学科选修课的学生以及地衣爱好者提供参考。(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