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兴新 稳健前行(产经观察·走产业重镇 探实体经济)

发布时间:2024-11-01 22:56:00 来源: sp20241101

  泰和新材生产车间。   周绪波摄

  万华化学产业园全景。   万小华摄

  万华烟台工业园,管道纵横,货车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尽管家电、纺织等下游行业需求仍处于恢复阶段,前三季度万华化学仍然实现营收正增长。

  中集来福士展厅,各式船型花样繁多。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船)、双燃料冰级滚装船、海上风电安装船、深远海坐底式智能化网箱……不断拓展的高端海工装备背后,是企业持续加快的转型步伐。

  企业强,则经济兴。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烟台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2.51亿元,居山东省第一。

  面对近年来市场的诸多下行压力,烟台的企业是如何作为的?近日,记者深入烟台企业一线,进行了采访。

  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增强竞争优势

  一款新型无纺布,让道恩集团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过去两年,集团每年产销量增幅都在10%左右,营收却迟迟不见增长。为什么?就是因为传统产品卖不上价格。”道恩集团研究院院长陈青葵告诉记者,广泛调研后,集团下属的道恩斯维特公司瞄准了一款新型绿色无纺布——并列双组分纺粘非织造材料,柔软又亲肤,性价比更高,还能回收再利用,“今年推向市场后,销量已达数千吨,有力支撑了营收增长。”

  历经3年疫情,经济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对企业的综合实力、应对策略提出了考验。面对考验,烟台一些优质企业立足主业、深耕细作,推出新技术新产品,赢得竞争新优势。

  高弹性氨纶纤维,伸缩性强、回弹力好,广受下游服装企业青睐;蜂窝芳纶,耐腐蚀、强度高、重量轻,已作为机翼填充物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走进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厅,高端纺织制品琳琅满目、用途广泛。

  “过去习惯‘撒芝麻盐’式的平均用力,如今下行压力倒逼我们集中力量攻关优势产品。”泰和新材副总裁马千里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3.83%。

  渤海之滨,位于招远市的玲珑轮胎生产车间内,全自动成型机正开足马力生产。生产成型的胎坯与自动物流对接取胎,在机器人辅助下实现自动装车。

  “今年,国内轮胎市场恢复不及预期,但新能源汽车增长较快,带动企业效益增长。”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松涛告诉记者,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5.3亿元,同比增长13.72%。

  良好表现源自提早布局。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需求下滑双重因素影响,玲珑轮胎曾一度承压。“这两年,我们看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加大研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先后推出低滚阻、高耐磨、自静音轮胎等新产品,获得比亚迪等汽车厂商青睐。”孙松涛说,从配套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让业绩增长动力更足,“目前,我们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轮胎配套市场占有率近1/4。”

  烟台黄渤海新区,上汽通用汽车东岳奥特能超级工厂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开始设备安装调试、2025年上半年投产,未来将成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在海阳市,短短3年多,东方航天港从无到有,占地约34平方公里的产业新城已见雏形,集海上发射、星箭制造、航天文旅等于一体的百亿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新技术新产业加快落地,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稳定运行。前三季度,烟台谋划实施的402个工业增量项目已投产329个,新增产值923.8亿元。

  “无论是从无到有、从国内转向海外,还是从传统转向新兴,客观上的内外部环境,都倒逼企业拓市场挖潜力,开掘出可观的增长空间,持续释放企业增长潜能。”烟台市市长郑德雁表示。

  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拓宽产业空间

  天气渐冷,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的车间内生产火热。打磨、卷板、焊接……各道工序紧锣密鼓,一批批海上风电产品接连下线。

  不远处的码头上,用于海上风电项目的单桩产品整齐摆放,等待吊装上船。“这批单桩直径8米、长74米,是为法国一个海上风电项目生产的,明年初将进行首批次发运。”项目经理王宁告诉记者。

  抢工期、赶进度,11月本是传统风电产品生产淡季,大金重工何以“淡季不淡”?

  “调整重点、发力海外是关键一招。”大金重工营销副总经理刘程程揭开谜底: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为此,深耕国内市场多年的他们选择“闯荡蓝海”——进军高技术标准、高附加值的欧洲海上风电市场。

  手握自建重件码头,产线又进行了改造升级,大金重工的出口业务持续扩张。今年,公司已向英国项目成功交付3批超大型单桩产品,预计全年出口收入超过10亿元。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企业瞄准了新领域新赛道,着力拓宽发展新空间。

  11月9日,万华化学甲胺装置在四川梅山基地一次性开车成功,这一全球首套单线产能最大的一体化装置,成为万华化学在新能源电池产业落下的关键一子。

  “今年以来,石化行业较为低迷,要拓展利润空间,必须形成新增长点。”万华化学集团党委副书记丛浩说,近年来,公司在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工品等传统业务领域基础上,投资上百亿元,加快延展产业链,打造“新能源电池化学品超市”,“新的业务板块,正在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遭遇前几年传统海上钻井项目订单集中释放后,中集来福士集团未雨绸缪、提早行动,调转船头驶入成长性更强的“新海域”——“3060”系列海上风电安装船,已成功落地国内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国鲍一号”“百箱计划”等24座海洋牧场平台相继交付使用……

  “瞄准新领域后,我们往往先用两年时间进行市场研究和人才储备。一些国外船东前来考察时,发现我们已具备相关设计建造能力,就愿意下订单。”中集来福士党委副书记杨易川告诉记者,公司从单一海上钻井到海上油气生产、海洋渔业、海上服务,坚持多元发力、持续做强海工装备,有力拓展了增长空间。

  发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积蓄发展后劲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求制造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这方面,烟台不少企业持续发力。

  聚焦高端化,提升盈利空间。

  走进南山铝业加工制造车间,一根根圆柱体状的铝锭经过熔铸、拉伸、淬火、裁剪等工序后,变成不同规格的高强度铝材。公司的拳头产品航空型材从这里下线后,“身价”倍增,进入各大航空主机厂。

  民企进入航空供应链,难度不小,但意义重大。“受海外需求减弱、铝价下跌等因素影响,今年行业景气度弱于往年。”南山铝业董事长吕正风说,得益于多年技术攻关,蓄力高端制造,今年公司净利润稳步增长、逐季回升,上半年航空板、汽车板等高端产品创造利润约占公司总利润的30%。“随着高端产能持续释放,公司成长空间将逐步打开。”

  加快智能化,实现降本增效。

  烟台正海磁材公司智能工厂内,通道整洁、机声隆隆,一块块磁体经由质量检验后,即将装车运往新能源汽车厂。一旁的车间综合看板上,设备参数、产品质量、订单进度等指标一览无余、数据实时跳动。

  “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对设备之间协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副总经理彭步庄介绍,过去质量控制依靠人工查看,效率低还易出错。为提高效率,近3年公司投资上亿元,邀请专业企业为公司把脉诊断,推动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智能化为企业带来实打实的好处。彭步庄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完成智能化改造后,设备综合开机率提高10%,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劳动强度也大为降低,有利于企业招揽更多高技能人才”。

  瞄准绿色化,推动节能降耗。

  漫步万华烟台产业园区,闻不见异味,听不见噪声,看不见“跑冒滴漏”。“通过深度挖掘设施设备节能潜力,公司节能降耗水平持续提升。”丛浩告诉记者,通过实施废热回收利用项目,园区建成了一体化能量利用热水管网,每年可节约煤炭约26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76万吨、二氧化硫2.2万吨、氮氧化物1.9万吨。

  无盐、无碱、常温下快速染色,泰和新材研发推出节水型绿色印染技术,目前已进入中试阶段;南山铝业10万吨再生铝保级利用项目投产,让废旧铝材实现循环再利用……今年以来,烟台市累计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改项目511个。

  抓龙头,铸链条,强集群,稳增长。2022年,烟台启动实施企业倍增计划,出台10个方面支持政策,对4年内产值年均增幅不低于20%的骨干型企业和3年内产值年均增幅不低于25%的成长型企业等给予奖励,激励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今年前三季度,全市252家倍增培育企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的66%,增速高于规上工业2.7个百分点,78家企业增长20%以上。

  “烟台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家们带领企业承压前行、勇攀高峰。从一年来的实践看,倍增企业顶住压力、求新求变,攻难关促转化,抢订单拓市场,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交出了一份优异成绩单。”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表示,下一步将以更加精准顺畅的要素供给、更为及时有力的纾困举措,激励更多倍增企业涌现。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3日 18 版)

(责编:杨光宇、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