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5:33:29 来源: sp20241115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以来,至今已持续超过100天。本轮冲突持续时间之长、规模强度之大、伤亡人数之多、外溢效应之广十分罕见。与以往相比,本轮巴以冲突折射出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变化之一——
以色列政府右倾化愈发明显
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土地换和平”政策一度成为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的路径。不过,内塔尼亚胡担任以色列总理后,特别是最新一届以色列政府上台后,这一政策逐渐被抛弃。
2022年底,在政坛上东山再起的内塔尼亚胡完成组建新一届以色列政府。这届政府由利库德集团、宗教政党沙斯党和极右翼政党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等6个政党组成。由于极右翼势力的加入,该政府被媒体称为以色列“有史以来最右政府”,其对外政策主要表现为“既要土地,也要和平”。直白地说,在这届政府领导下,以色列既想吞并更多土地,也要确保自身绝对安全。
近年来,以色列不断在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扩建非法定居点,以此蚕食原本属于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据统计,仅去年6月至9月,以色列就在上述地区非法新建住宅一万多套,此举严重激怒了巴勒斯坦民众。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政府更是将其“极右姿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冲突爆发之初,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公然抛出以军正同“人形动物”作战的极端言论,令世界一片哗然。今年1月2日,以色列“定点清除”了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阿鲁里,让原本有望达成的巴以第二轮停火协议化为泡影。根据联合国1月19日发布的报告,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100多天来,超过2.4万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被打死,其中70%为妇女和儿童。加沙地带总人口的85%失去家园,包括100万妇女和女童。面对日趋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以色列非但无意尽快停战,还声称“下一阶段作战将持续更长时间”。
种种迹象表明,以色列政府并没有因为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停火止战呼声和压力而改变政策,其政策右倾化趋势反而愈加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的希望更加渺茫。
变化之二——
中东新的反以联盟逐渐形成
冷战时期,反抗以色列的主体力量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由于多种原因,阿拉伯国家反以联盟开始瓦解,巴勒斯坦人民只能更多地依靠自己解决问题,“阿以问题”逐渐转变为“巴以问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巴以问题的解决方式从战争为主转为和谈为主。但《奥斯陆协议》的搁置以及以色列政策的不断右倾,使立场强硬的哈马斯在巴勒斯坦内部不断获得更多支持。
在2006年举行的大选中获胜后,哈马斯成为巴勒斯坦反抗以色列的主力军。去年10月,哈马斯在犹太假日期间发动“阿克萨洪水行动”,不但向以色列发射数千枚火箭弹,还越境进入以色列境内俘获多名以军官和士兵,这也直接开启了本轮巴以冲突。
巴以重燃战火后,也门、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武装组织纷纷介入。其中,也门胡塞武装频频在红海袭击与以色列和美国相关联的船只,以此表示对巴勒斯坦的支持。黎巴嫩真主党在黎以边境地区与以色列交火不断,多次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还出动无人机袭击以军北方司令部。伊拉克武装组织也对以色列境内多次发动袭击,甚至宣称使用巡航导弹打击了以色列的重要港口城市海法。在叙利亚,武装组织还对美军基地发起袭击。据统计,自去年10月17日至今年1月17日,驻叙美军遭受了83次袭击,反美武装主要使用无人机、火箭弹、迫击炮和短程导弹等袭击美军基地。
作为中东地区强国,伊朗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哈马斯,同时呼吁伊斯兰世界对以色列进行集体经济制裁,还向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国的民兵武装组织提供支持。如今放眼中东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伊朗可谓是站在反以最前沿的国家。
事实表明,在中东地区,以多个“非国家行为体”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反以联盟正在形成。与曾经的阿拉伯国家反以联盟相比,这个新联盟具有灵活机动、高度分散等特点。未来,以色列很可能长期陷入低烈度冲突的漩涡,能否像以往那样有力应对这场“非对称战争”有待观察。
变化之三——
美国对以的掌控力正在下降
美苏争霸时期,巴以冲突也时有发生,但持续时间普遍不长,这与超级大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密切相关。当时,苏联重点支持中东的反以民族主义政权,美国则将维护以色列的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双方为了避免直接对抗,均竭力阻止地区冲突无限升级扩大。
苏联解体后,美国在中东地区一家独大。以色列凭借美国的撑腰,在巴以问题上咄咄逼人、肆意妄为。美国之所以长期偏袒和力挺以色列,主要是因为将其视为自身的“战略资产”。通俗点说,美国把以色列看作推行其中东政策的“马前卒”。历史上,以色列曾在反对共产主义、阿拉伯民族主义、伊朗霍梅尼主义等问题上,为美国出了很多力。这让许多美国高官认为,支持以色列是“一桩合算的买卖”。
然而,随着美国近年来逐渐将战略重心从中东转向亚太,美国与以色列的分歧日趋明显。以色列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并不希望美国离开中东。这次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不顾美国的劝说,执意将冲突持久化、扩大化,主要目的就是将美国重新拉回中东,帮其打压伊朗等地区对手。近期美国与胡塞武装开战,意味着以色列的目标正在实现。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美国对以色列的掌控力正在下降,甚至开始被以色列牵着走。
今年,美国迎来大选之年。出于对选情的考虑,拜登政府大概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向以色列施压,但内塔尼亚胡不会言听计从,这种局面无疑会让巴以冲突失控的风险大增,同时使中东地区局势走向变得更加难以预测。(田文林)
(责编:陈羽、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