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7 20:28:08 来源: sp20241107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聚焦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方面,并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经建立就成熟定型、尽善尽美的,其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载入党章和宪法,制定修订环境保护法及30余部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几十项具体改革方案相继实施,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损害赔偿、后果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框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生态文明“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这些制度建设保障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我们要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个伟大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必须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当前,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还未深入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还需健全等。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以美丽中国建设新实践、新创造、新成就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新要求。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我国在实现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同时,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生态环境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实践证明,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束缚,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与绿色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尚未全面建立。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绿色动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是改革的主体,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最能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环境改善了,老百姓体会也最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不断提高。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人民群众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充分彰显了改革的人民性。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目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居高位,部分区域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美丽中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面改善和根本好转,让美丽中国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应对生态环境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应对生态环境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提高生态环境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将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持续提升环境应急能力,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健全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完善国家生物安全治理体系,持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等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将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全球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确保国家生态环境安全。
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延展。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的共同心愿和共同梦想,是我们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赢得战略主动、展现良好形象的重要发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紧紧围绕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碳达峰碳中和庄严承诺,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推动《巴黎协定》达成,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中国的改革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近年来,国际形势趋于复杂,各种形式的绿色壁垒增多。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增强历史主动,积极融入全球绿色发展进程,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提升我国在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由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党中央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美丽中国建设成功推进的一条重要经验。
建设美丽中国,事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执笔:俞 海)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8日 09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