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5:24:13 来源: sp20241115
不同院线放不同影片 24部电影完成签约 观众选择多样化
电影市场试水“分线发行”
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全国电影推介会暨第一届全国电影交易会上,《再团圆》《红猪》《小行星猎人》等24部影片完成了分线发行签约,一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表示,分线发行增加了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可以让观众看到更多好电影,而实际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分线发行
有利于激发行业活力
分线发行是指不同院线放映不同影片的电影发行模式。一部影片可以不再由全国院线统一放映,片方可以选择提供较优条件的院线或影院投资管理公司进行交易。比如提供的黄金场次较多、排片比例较高、放映周期较长、影片票房结算分账比例较高等,都属于“择优考虑”的范畴。分线发行也被称为是片方和院线的一次“双向奔赴”。
分线发行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是可以提高片方的收益。目前通行的分账比例是片方43%、影院57%(扣除上缴的国家电影专项基金)。分线发行模式正式启动后,在统一发行、统一放映的基础上,片方可以和发行方、院线等探索市场主导、灵活协商的交易新方式。其次,分线发行能提高影院和银幕的利用率,提高放映方的收益。尤其是大片扎堆暑期、国庆、春节等重要档期,平日周末档期无片可上,观众走进影院的意愿偏低,影院排片资源被严重浪费,这种情况下,分线发行可以增加影院收入,也可以帮助中小成本电影在宣发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争取到更多排片空间。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支菲娜认为,在电影市场基本盘成熟的情况下,行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一个重要的表现是,供片渠道和供片内容的同质化,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过低的排映比例使得一些影片无法获得更多关注。”此时,分线发行能够补上市场的短板。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也认为,当前影院缺乏差异化经营,导致有的影片即使票房表现不好,也仍然占据着放映资源,影院收入也受到影响。而分线发行的实施正当其时。
《沉默笔录》
成首部分线发行电影
12月1日,由章宇等主演的悬疑电影《沉默笔录》公映,这也是第一部采用分线发行的电影。该片监制王红卫激动地说:“这类电影之前基本上都是在影展上出现,很少会在院线中看到,现在阿里影业尝试了分线发行,会让更多观众看到。”
《沉默笔录》共选取了30条院线合作。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韩文平透露,在该院线的130家影院中选取了32家影院来放映此片,发行方提出的条件是:在首周末排片每天至少8场,黄金场次不少于3场。在次周,放映场次每天不低于5场,黄金场次不低于2场。影片排片占比不低于6%。
不过从最终的票房来看,《沉默笔录》的表现并不理想。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该片上映7天,只取得了137万元的票房。其中上映首日的全国排片占比只有2.1%。
影城经理张先生认为,分线发行作为一种新的发行尝试和行业改革,对制片方和院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电影本身的质量不过关,得不到院线的认可,那么这种发行方式就进行不下去;另一方面,院线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给附近的居民提供更多合适的好电影,满足观众观影多样性的需要,这也非常考验院线经理选片的眼光。”
小成本优秀电影
有望被更多人看见
“分线发行目前还在尝试阶段,至于实际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电影市场专家蒋勇告诉记者,分线发行的好处自不待言,但也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让分线发行埋没了票房黑马,二是不要让烂片占坑。他拿《一闪一闪亮星星》来举例,该片此前被传出会采用分线发行的方式公映,但截至12月7日21时,该片的预售票房已经突破了1.6亿元,“在这种情况下,片方采用全国发行反而更加有利。”
至于第二点,蒋勇分析,对于有些烂片来说,虽然分线发行保证了其排片的数量,但随着口碑的急剧下降,影院根据协议不能根据上座率作出调整,在收入上会遭到损失。“尤其是一些中小影院,损失会更大,这也会对全国整体大盘票房的提升造成影响。”
“对于品质好的艺术电影和纪录电影来说,分线发行无疑是一件好事。”纪录片导演陈君认为,跟商业类型片相比,艺术电影和纪录电影的口碑是慢慢发酵的,如果排片有保证的话,后期票房反而会上扬,“希望分线发行的出现,能够让更多小成本的优秀电影有机会被更多观众看到。” 本报记者 王金跃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