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家风 代代传承

发布时间:2024-11-18 10:56:05 来源: sp20241118

  张买江在红旗渠纪念馆讲解。

  李香治(右四)与家人的合影。

  王瑞文(左)与儿子交流读书心得。   本报记者 宋朝军摄

  赵永光(左二)与家人包饺子。

  古丽加玛力·麦麦提努尔在边境上巡查。   本版照片除标注外均为受访者提供

  程敏(左)在与社区居民交流。

  传承精神 守渠护渠

  ■ 张买江  河南林州  退休工人

  刀劈斧砍般的太行山峭壁间,一条人工水渠盘山而建。儿子小时候问,这渠是从天上来的吧?我说,是靠一把把锤子、一根根钢钎和一双双手,硬生生凿出来的。作为一名红旗渠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我的一生,包括我的家庭,都深深烙上了红旗渠印记。

  我今年75岁,有人说我是“渠一代”,其实应该是“渠二代”。我的父亲张运仁是最早一批红旗渠建设者,修渠之初牺牲在了工地上。虽然父母没有太多文化,但他们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我娘说,你爹没有回来,做儿子的要顶上去。我13岁上渠,搬过山石、拌过石灰、磨过钻头,后来做开山爆破,和十万林州人民一起凿出了这条“人工天河”。

  现在一些年轻人不理解:我母亲怎么这么执拗,孩子年纪轻轻就让去干苦力。首先,这源于老一辈人长期的缺水之痛。我的名字是“买江”,父母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能把江水给买下来。外地朋友来参观红旗渠,我会建议去红旗渠纪念馆看一看。那里有早期的记载,“大旱”“连旱”等字眼写满了县志。有人说,“一部林县志,满卷旱荒史”,这一点儿也不假。母亲知道这个理,如果不想祖祖辈辈肩挑担扛外出取水,就得像愚公移山那样,子子孙孙接续奋斗。

  再次,我想母亲也希望我能在劳动中成长、在苦难中历练。在修渠岁月中,我不断磨炼,从一名少不经事的“小鬼”,成为一名意志坚定的青年,并被授予当时年纪最小的红旗渠特等模范。

  修好渠、建好渠,也要守好渠、用好渠。如今,这个接力棒传到了儿子张学义手里。他是红旗渠灌区服务中心的职工,巡渠护渠是工作日常。渠墙、渠底是否有裂缝、脱石、错位,巡检一点都不能马虎。汛期到了,上游顺渠道冲下来的杂草和垃圾,也要及时打捞清理。雨季来了,为保障渠道和下游民众的安全,儿子和同事日夜守在渠上。我打电话问平安,儿子说,父辈拿生命修好的渠,他们这代人必须守护好,做好“渠三代”。

  (本报记者  张文豪采访整理)

  

  时代前行 真心不变

  ■ 李香治  福建泉州  退休教师

  我们一家三代,6人投身教育事业,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全家人教龄合计超过170年,涉及幼教、小学、普通中学、中职、高等教育等多个学段,承前启后、矢志育人。

  1963年,我从泉州幼儿师范学校毕业,选择了师资匮乏、离城镇最远的原八都卓厝小学(现为泉州市南安市向阳乡卓厝中心小学)。白天,我和山娃娃们一起学习;晚上,我就在灯光下备课、自制教具。在那里工作了7年,我带出了不少学生,也动员了许多女孩上学。而后我又在多地任教,都是尽心尽责培养学生。在幼儿园恢复招生后,我前往幼儿园工作,直到1999年退休。

  去世的老伴潘达生也是一名教师,一生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也许是言传身教,也可能是耳濡目染,我的大儿子、大儿媳、二儿媳、孙女都成为教师,在三尺讲坛上为国家培养人才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其实,我和老伴儿并没有要求孩子们一定要从事教师这份职业,但我们俩坚持认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保持善良,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承担自己的责任。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孩子们也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否在教师岗位上,他们都能坚持关心他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虽然全家人并非时时刻刻在一起,但我一直默默关注着他们的工作,为他们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更为有这样幸福温馨的家庭而感到高兴。

  有时候听孙女跟我讲,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我们以前不一样了。但我想,不管时代怎么变化,不变的是对下一代的真心。教育是一份责任、一项使命、一种信仰,老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人生选择。

  2022年,我们一家获得“泉州市教育世家”荣誉称号;2023年,我们又获评“福建省最美家庭”。这些荣誉是对我们这个普通家庭的关心与肯定,也是鞭策与激励,要对得起这份荣誉。我们家会更加努力,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本报记者  施钰采访整理)

  

  热爱阅读 亲情更深

  ■ 王瑞文  甘肃金昌  职工

  “薰衣草已茂密生长,似一片燃烧的紫色火焰升腾在葱茏的绿色当中,分外耀眼。芦苇葳蕤生长,随风摇摆……”书桌前,儿子在对即将出版的《小城行吟》书稿仔细校对。《小城行吟》是我的第二部个人散文集。我的爱人和孩子,见证、参与了其中很多作品的诞生,有关阅读、写作的讨论,早已成为我们仨的习惯。

  我是国网甘肃金昌供电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年55岁,1991年中专毕业后,就来到金昌工作。随我一起来的,还有上学时攒下的一本本书籍。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生在黄土地,出门机会不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打心眼里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七八岁时,“神笔马良”“唐太宗”等一本本连环画成为我的启蒙读物,虽然内容并不复杂,但把我的视野扩展到了农村以外;11岁时,我读了人生当中的第一部小说。后来我在甘肃兰州读中专,就时常用攒下的零用钱买书,甚至还有样学样写起了诗歌,发表在了校报上。直至现在,无论多忙,也没放下过书本。

  回想起自己阅读、写作习惯的养成经历,我始终认为,这离不开家庭中长辈们的支持。因此,当我参加工作,组建自己的家庭后,也将读书的习惯传承下去。

  现在,我和爱人、孩子在家专门整理出一间书房,并在每间卧室里都添置了书架,将常用的近500本书籍分列其中——文学、医学、数学、历史、书画等方方面面的书籍摆放得整齐有序。

  逛书摊书店、谈读书感受、写原创作品……尽管3个人喜欢的书籍有差异,但总会抽出时间来交流一下读书心得。我爱人已从医院退休,但养生保健的书籍仍不离手,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健康生活的建议;儿子从小就跟我去书店,现在即使参加工作了,我们仍然喜欢谈论诗歌散文,相互助益。

  看着儿子校对的背影,望着书架上的几百本书,我想到我在《我家的书房》里写到的:我和家人每日坐在自己家的书房内,读几页书、写一篇文章……心灵和面目变得越来越可爱吧!

  (本报记者  宋朝军采访整理)

  

  团结协作 诸事都顺

  ■ 赵永光  内蒙古包头  村民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兴胜镇东达沟村出生长大,打心底里热爱着这片土地。把贫瘠的东达沟村建富建美,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愿望。我担任村支书15年了,东达沟村从一个靠采石挖矿为生的荒野小山村,如今发展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记忆中,父母就没闲过,他们总有忙不完的活。父亲言传身教,庄稼人离不开一个“勤”字;母亲身体力行,要我时刻想着乡亲们。他们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让我受益良多。

  村里有剪纸、面塑等非遗文化,2012年起,村里决定利用这个优势发展文旅经济,建设东达山艺术区。在区委组织部帮助下,我们有了经费,扩建了阵地,还吸引艺术家团队入驻。

  家人的支持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建艺术区时,我日夜盯在施工现场,妻子担起家庭重任,风里来雨里去为我送饭,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艺术区建成后的一段时间,知名度不高,游客不多。大女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一天她对我说:“爸,您别愁,现在网络直播这么发达,咱也注册一个账号,拍视频发网上宣传。”我的两个儿子也加入进来,想了很多有意思的宣传主题。他们帮我写文案、拍视频,借着东达山艺术区东风,我也成了一名“网红”。

  看着我们一家为村里发展不遗余力,村民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大家团结协作,干啥事都顺。起初,村里组建3个志愿者队伍,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现在,我们村还建了当代美术馆、民间美术馆、大讲堂、艺术体验中心、鹿文化艺术馆,5个功能场馆让村里的看点越来越多;雕塑、国潮彩绘、非遗展示随处可见,村里艺术气息满满。东达山艺术区发展越来越好,游客逐年增多,妻子和孩子们主动报名,成为义务讲解员,向四面八方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家乡。回顾走过的路才发现,父母传下来的好家风是最宝贵的财富。

  (康朴、郭帅采访整理)

  

  四代守边 矢志不渝

  ■ 古丽加玛力·麦麦提努尔  新疆阿克陶  护边员

  我的曾祖父珀默勒·多来提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护边员。他曾承诺:“守好国界线,不让界碑移动1毫米!”时光流转,这份承诺一直谨记在我心里。75年来,我们家四代中共有18名护边员,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叫古丽加玛力·麦麦提努尔,今年26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苏巴什村木孜库仑牧业点的一名柯尔克孜族护边员。木孜库仑牧业点,位于通往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上,是我们家族接力守护的地方。

  1952年,我的祖父吾布力·艾山成为第二代护边员,和我的祖母一起,在边境线上守护了28年。后来因病实在无法坚持,这才下了山。

  1997年,我的父亲麦麦提努尔·吾布力艾山正式加入了护边员的队伍。父亲告诉我们,祖父生前曾交代:“国家把边境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守好它,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使命。”记忆中,父亲总是不着家,他的巡查任务十分艰巨,日常巡查区域长达21公里、宽有3公里,巡查一趟就要2个小时。除日常巡查外,他还坚持每天去一次边境,来回36公里,路况差,骑摩托车也要3个小时。

  我曾问过父亲我们坚守在这里的意义。他答道:“守住这里,就是守住了国,守住了家。”

  2017年,我加入到了护边队伍中。参加工作第一天,我跟着父亲一走就是十几公里,又冷又饿又累。回来后,我将一路的经历写进日记:“从这一天开始,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的工作。”

  2020年,我结婚了。如今,我的爱人也成为一名护边员,我们争当有知识、有文化的“新护边员”。现在,完成巡护任务后,我们就利用休息时间帮其他护边员补习。不仅如此,作为牧区的义务宣讲员,在巡护之余,我还会向牧民们宣讲党的惠民惠牧政策。

  如今,我们家族四代守边的故事,带动了这里一大批牧民自愿投身守边护边队伍。护边不易,但我们会谨记父亲的话——“我的孩子们会传承守边传统,守护好祖国每一寸土地。”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采访整理)

  

  热心公益 言传身教

  ■ 程  敏  安徽安庆  社区工作者

  在社区工作了17年,如果要问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就是“用真情换真情,用真心交真心”。

  我是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钱牌楼社区党委副书记程敏,从2007年开始,我就从事社区工作。

  每天到社区,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上门走访。在我负责的网格内,一共有300多户居民,其中不少是孤寡老人,还有一些残障人士。需要我每天上门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有一次,社区内的一位老人突患重病。我和同事第一时间将他送往医院救治,联系护工对其进行照顾。一个月的治疗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去趟医院,买些生活用品、陪老人聊天。

  老人出院后,如何解决照料问题?我和同事多方联系,给他找到了老人公寓。出于对社区的信任,老人把存款放在了社区,由我们交费,定期为他购买生活用品。

  我还担任了我们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长,定期在社区宣传急救、捐献等公益内容。2016年,我将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了河南郑州一位5岁的小女孩,成为了安庆市首位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儿子得知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他的第一反应是:妈妈是英雄!

  如今走在社区里,居民们见到我,总会热情地打招呼。这是对我们社区工作者的认可,即使再苦再累,我也乐在其中。

  在社区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周末的时候,家人和朋友要是看见我在家里,他们甚至会惊讶我没去工作。但丈夫和儿子都非常支持我。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也很难在社区工作中全力以赴。

  尽管更多是丈夫在照顾孩子,但每天工作结束后,我都会和儿子说一说工作的事,包括妈妈为居民做了哪些事情,获得了一些什么样的经验,还有哪些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耳濡目染之下,儿子越来越热心公益。

  政策宣传、安全巡逻、文明创建……时至今日,儿子经常参加社区的志愿活动。前不久,他还报名了所在大学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今年3月份,他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入库,我打心底里感到欣慰。

  (本报记者  罗阳奇采访整理)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