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如何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4-11-05 15:31:10 来源: sp20241105

原标题:动力电池如何向“新”而行

“能不能用AI帮助解决电池材料目前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日前举办的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全球先进电池前瞻技术专题会议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抛出此问题作为演讲开场白。

本次专题会聚焦前沿技术最新突破及关键问题,打造了行业公认的学术专业高地。动力电池如何向“新”而行,成为与会者热议的话题。

在《AI for Science助力电池材料技术新质发展》的主旨演讲中,鄂维南从AI赋能的智能化实验模式、建立电池材料学多尺度物理模型、AI高精度自动识别三方面,介绍了AI如何助力电池研发。基于此,他给出两条建议,要建立电池研究基础平台及建立AI赋能的智能化、自动化电池实验平台。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认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是必需的,在材料设计、材料筛选、电池自动化设计以及工艺制造质量管控、电池管理等方面,AI的应用可以提高设计效率,甚至会有产生新材料、新体系的机会。

国际电化学能源科学院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忠伟表示,电化学能源是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氢能、人工智能等诸多新质生产力新兴行业的重要交汇点。为此,他们团队在电池技术、燃料电池技术和氢混动力电池技术方面开展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仍面临宽温域、高安全、高比能等重大应用需求。

凭借优越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特性,全固态电池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下一代电池技术。会上,针对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发展阶段研判、量产时间节点、应用场景等话题,与会嘉宾展开热烈讨论。

目前,全固态电池正处于从研发工程技术攻关到量产的关键阶段。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会根认为,在固态电池规模化生产和应用方面,需要重点做好电芯性能的一致性,这是固态电池真正能够应用于汽车动力电池、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池的关键前提。从目前攻关进展来看,全固态电池容量可以做到5—10安时级别,有望在2027年上车进行小规模验证。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电池研发部负责人李进表示,对于固态电池实现装车应用,还存在诸多技术性难题需要克服,他判断2027—2030年会是固态电池小规模示范运营阶段。

会上,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发布了《先进电池前沿技术研究与趋势展望》《动力电池关键资源与供应链分析》《动力电池碳足迹及绿色循环》三个研究报告,以丰富的研究成果和行业洞见,透视前沿技术创新进展、产业化态势与格局,为产业链各企业战略制定、政府部门顶层规划、产业投资等提供决策参考。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