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红色国门、丝路驿站……二连浩特打卡指南有!

发布时间:2024-11-18 22:34:02 来源: sp20241118

  国门,是国家的门户,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象征,是中华文明展示和传播的重要窗口。在我国2.2万多公里长的陆地国境线上,一座座宏伟壮观的国门巍然耸立,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5载以来的辉煌成就。

  国门之上,承载着国家的荣耀与希望,是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象征。在这里,中外文化交融碰撞,展现出多元共存的独特魅力。

  透过“国门”看新中国75年变迁,听国门之上中外交流互鉴的故事。第一站,我们前往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打卡历经三代更迭的二连浩特国门。

  矗立在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国门,被誉为“中国的北大门”。如果把中国版图看作一只俯瞰太平洋的雄鸡,二连浩特国门就位于雄鸡脖子扬起的弯折处。

  为了清晰标注边界线走向,在国门下方的中蒙边界线两侧,共设立四块界碑。由西到东的边界线在815(2)号的界碑处转弯,走向从原先“西北到东南”方向,转为“西南到东北”方向。这里也是全国边界线上唯一的一处“双号双立界碑”。

  总台央视记者 赵超逸:从二连浩特国门的顶层平台朝北边眺望,就可以看到蒙古国的边境城市扎门乌德。通过这架望远镜,甚至可以看清扎门乌德的火车站大楼。扎门乌德市区距离中蒙边境线只有4.5公里,国门下方的这条铁路大动脉,贯穿着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及中国首都北京。

  1955年,二连浩特第一代国门在荒滩戈壁中拔地而起。尽管只是简单的“两柱一梁”式结构,却象征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第二代国门建成于1984年,为橘黄色两层砖混结构,两侧是楼梯,二层是瞭望室,二连铁路口岸也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扩能改造。

  第三代国门于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建成,沿用至今。横跨铁路上方的主体建筑共四层,为玻璃幕墙结构,形状呈“北方”的“北”字,代表“中国北大门”。

  国门高21米,寓意新中国走向21世纪;

  长71.4米,代表二连浩特距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714公里;

  宽13米,意为中国首批开放的13个陆路口岸城市,二连浩特位列其中。

  光影流转近70载,国门下,一列列“钢铁驼队”驰骋不息,见证新时代中国的开放与繁荣。

  边城故事:茶道古驿 见证文明互鉴

  “二连浩特”,源自蒙古语“额仁浩特”,意为“色彩斑斓之城”,自古就是联通亚欧大陆的重要交通节点,如今又是中欧班列“中通道”上唯一的进出境口岸。在当地以驿站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一件件文物讲述着万里茶道上的悠悠往事。

  展柜中间的这包安化黑茶,至今已经存放近两百年。晒干的茶叶用羊肚压缩包裹,可以看作早期砖茶的雏形。站在展柜旁,甚至还能闻到淡淡的茶叶香气。

  清晨的一碗咸奶茶,是蒙古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食习惯,而在当时的草原上,砖茶甚至能作为货币使用。12片或15片砖茶就可以换一只羊,换骆驼则需要花费更多。在距离产茶区几千公里的地方,茶叶竟然会有如此高的声誉,离不开万里茶道的作用。

  沿着万里茶道,旅蒙商人带去茶叶、丝绸、瓷器等商品,再带回兽皮、马鞍、银器,到内地售卖。伊林驿站,则是这条“世纪动脉”上连接中原地区与漠北草原的关键中转站。

  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长距离贩运、多民族参与的贸易,带来不同文化间的交融汇聚。随着公路与铁路的兴起,伊林驿站渐渐没落。1990年,驿站遗址被考古专家重新发现。除了相对完整的院落,遗址中还留有多国钱币、瓷器、茶叶罐等物品,曾经的繁盛,可见一斑。

  1956年,中蒙苏国际联运铁路正式通车,以二连火车站为中心的建筑群,逐渐发展完善。二连浩特也因此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曾经万里茶道上的小小驿站,如今已成为航空、铁路、公路全覆盖的重要口岸。从驼铃马嘶到汽笛长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交融,在这座边境小城不断上演。

  边境小城文旅热力攀升

  二连浩特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13个沿边开放城市之一。随着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提出,二连浩特市内人员往来与跨境旅游持续火热。红色国门、丝路驿站、恐龙遗迹等独特的旅游资源,让这个边境小城文旅热力不断攀升。

  总台央视记者 赵超逸:我们眼前的这片恐龙骨骼化石埋藏区是世界上少有的大面积化石埋藏区。园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片埋藏区的范围有大约3000平方米,目前展示出来的只有400多平方米。也就是说,仍有大量的化石还留存在自然环境当中,包括我们脚下都可能遍布着大量白垩纪末期的古生物化石。

  二连地区是亚洲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之一,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慕名前往。

  距离地质公园不到9公里的二连浩特国门景区,是二连浩特又一个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年暑期及长假前后都会迎来大批游客。

  在这座边境小城,蒙古国的羊绒制品、土耳其的玻璃杯、格鲁吉亚的红酒等各国特色商品,都能“一站式采购”。蒙古国中小企业的直营产品,直接摆上货架。

  依托口岸等资源优势,今年前8个月,二连浩特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8.7万人次,同比增长4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49%。

  “北疆明珠”书写口岸开放新篇章

  作为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及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口岸承担着中蒙贸易70%以上日常生活用品和80%蔬菜水果的陆路运输任务,泛口岸经济与人文交流也在蓬勃发展。

  二连浩特公路口岸,等待通关的车辆排起长队,准备前往各大国际物流园区;铁路口岸,中欧班列在国门下穿梭往来,连接蒙古国、波兰、德国等10多个国家70多个站点。

  清晨,由呼和浩特开往乌兰巴托的中蒙国际旅客列车抵达二连站,缓缓驶入换轮库。40分钟后,车厢底部的转向架就由中国使用的国际标准轨距换装为蒙古国使用的宽轨距,等待旅客上车。便利的交通条件、舒适的通关环境,使二连浩特口岸成为中蒙旅客的出入境首选。

  2023年11月,二连浩特口岸试点恢复8座以下小型车辆通关。现在平均每天,就有约3000人乘坐小型车辆往返二连浩特与扎门乌德,经商、求学、旅游。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记者 白玛央金 李文杰 赵超逸 杨小刚 薛东海)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