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助力大运河焕新彩(文化只眼)

发布时间:2024-10-30 17:51:47 来源: sp20241030

近段时间,以沉浸式数字游览著称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文旅市场持续“出圈”,成为人们假期出游的优先打卡地,清明假期参访人数逾6万人次,创下了自2021年开馆以来的新高,明星展览“运河迷踪”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扬州大运河文博游火爆的背后,既是大运河文化遗产展示场景的创新,也再次彰显了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保护、传承与创新文化遗产方面的独特作用。

新媒体助推大运河实现了从文化遗存到现代数字文化的转变,构建了“运河+”文化新业态。近年来,运河沿线各地依托各自特色资源,推出大量数字创意产品。如北京段推出“穿越时空的大运河”数字影像、“大运河燃灯墨韵”AR游园项目,通过“AI+AR/VR+影像+实物”的方式,复原了大运河北京段的历史风貌,丰富了大运河的文化场景。而江苏段推出的“打造5G大运河暨大运河全媒体IP”项目则将沉浸式体验、线上平台建设、融媒体开发、博物馆建设统合为一体,构建大运河文化的全媒体传播矩阵。此外,在各大短视频、直播平台,营销大运河相关的工艺、美食、建筑、服饰与文创产品已成为一种新商机。在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专业主播“带游带逛带览”吸引数百家展商现场分享商品,线上超4500万人次观看直播,助力了运河文创市场的开拓。业态的变革推动了消费的创新,以“云看展”“云旅游”“虚拟体验”为代表的数字运河文化消费已成为常态。以运河文化为中心,线上线下联动,多文化业态、多文化部门、多文化主体联动,一条新的运河文化增值链正形成,大运河呈现出从文化遗产到文化IP的新发展趋势。

新媒体丰富了大运河的文化形象。传统媒介时代,人们对大运河的认知主要通过史料书籍、艺术作品、报纸、电视等,大运河多作为漕运水道、水利工程等形象出现,在新媒体助力下,大运河实现了从历史形象到现代创意性审美形象的转变。在2023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基于裸眼3D技术构筑的拱宸桥跃然于数字运河之上,惊艳世界。而一部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不仅展现了新时代的运河风貌,更塑造出守护运河的时代楷模。从影视剧、动漫、游戏,到短视频、沉浸式影像,大运河文化IP已衍生出众多类型的文化形象,它们不断融入民俗、艺术、非遗、美食等运河文化场景构建中,涌现出更为多元的创意性文化意象,助力大运河从实用之“水道”到审美之“美道”的转变。

新媒体拓展了大运河文化传播主体。传统的运河文化普及传播由政府、企业推动,主体构成较为单一,难以凝聚更大力量。新媒体的互动性、自由性、个体性、即时性等新特点,降低了运河文化传播的门槛,为多元文化主体的参与提供了便利。在各大社交平台,大量的自媒体账号、网络达人以直播、短视频、文字等形式进行大运河旅游宣传、文化讲解、产品推介等活动,大运河文化传播更为灵活、丰富,呈现出了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新特点。

新媒体创新了大运河的文化管理体系。大运河流经地域众多,涉及部门众多,遗迹分散、多样,且保存状态不一,这为集中有效的管理带来了困难。新媒体在数据分析、信息共享、监控预测、数字存储等方面的优势为困难的解决提供了新手段。如浙江段推出的“千年运河·水蕴中华”数字藏品,使用区块链技术生成唯一数字凭证,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永生”。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大运河(浙江段)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系统”等平台的推出则为大运河遗产监测、整理、推广提供了支撑。

随着文化科技融合的深入发展,大运河文化的生产、传播、接受已离不开新媒体,新媒体从文化基因、文化主体、文化符号、文化记忆、文化管理、文化消费等层面,重构了大运河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保护、传承与发展大运河文化,让历史说话、让遗产说话、让文化说话,新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全面展开的背景下,以新媒体赋能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既有利于持续改进大运河文化的供给水平,也有助于夯实大运河文化的需求一侧。以新媒体手段发展大运河文化,要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媒介化存储、转化、表达,扩展新媒体对大运河文化资源的挖掘层次,用新媒体思维创新大运河文化运营模式与应用场景,不断培育大运河文化新业态,做强文化消费市场,以消费创新赋能文化创新。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