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20:15:46 来源: sp20241101
6月16日记者获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教授孙备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平安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可用于诱导胰腺癌细胞焦亡的新型纳米药物。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化学会志》上。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现有疗法对其治疗效果十分有限。研究显示,胰腺癌细胞对葡萄糖和谷氨酰胺高度依赖,且有“成瘾性”。破坏这种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成瘾”,可能会让胰腺癌细胞失去生存“土壤”。
作为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之一,人血白蛋白纳米颗粒具有毒性小、稳定性好、易加工等优点,被广泛用作药物载体。
研究团队借助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确定了胰腺癌细胞中分别调控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摄取的两个重要转运蛋白GLUT1和ASCT2。团队利用人血白蛋白纳米颗粒,通过自组装方式制备了用来传递转运蛋白抑制剂的人血白蛋白纳米药物。这种纳米药物通过释放其所搭载的特异性抑制剂,遏制胰腺癌细胞对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摄取,从而使肿瘤细胞营养被剥夺并加重其氧化应激。对谷氨酰胺摄取的抑制阻碍了谷胱甘肽合成,进一步加剧了氧化应激反应。
同时抑制葡萄糖和谷氨酰胺的摄取,让肿瘤细胞中的活性氧含量显著提升,最终扣下胰腺癌细胞焦亡的“扳机”。有一种看法认为,胰腺癌细胞周围的免疫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胰腺癌细胞焦亡会释放一些物质激活这些免疫细胞,可以提升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实验结果显示,新型纳米药物在体内外均取得了良好抗胰腺癌效果,并能降低胰腺癌标志物糖类抗原19-9水平。糖类抗原19-9是胰腺癌细胞表面高表达的糖蛋白,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胰腺癌诊断标记物,被广泛用于胰腺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监测。研究首次将糖类抗原19-9用于评估纳米药物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更加贴合临床需求。
专家评价指出,此项研究揭示了抑制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摄取这一双重饥饿诱导胰腺癌细胞焦亡的途径,同时提出一种有效构建靶向肿瘤代谢治疗纳米药物的策略。这为未来设计纳米抗肿瘤药物埋下了重要伏笔。(记者李丽云 朱虹 通讯员衣晓峰 王鑫龙)
(责编:李昉、孙竞)